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唐朝詩人推崇“郊寒島瘦”,分別指的哪兩位詩人?

唐朝詩人推崇“郊寒島瘦”,分別指的哪兩位詩人?

"郊寒島瘦"指唐朝著名的兩位詩人孟郊和賈島。二人以苦吟著稱, 因其平生遭際大體相當,詩風相似,被後世並稱為"郊寒島瘦"。寒指清 寒枯槁,瘦指孤峭痩硬,兩者含義相似。

郊寒島瘦又作島瘦郊寒,同時也是個成語,指的是中唐詩人孟郊與賈島簡嗇孤峭的詩風,孟

郊的詩多俊寒,即使是登科後,我們從“春風得意馬蹄疾”中也能略微體會到詩人心底隱存的寒意。而賈島的詩多清瘦。“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使我們仿佛置身於那個幽靜的環境下。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代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詩人,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壹首律詩。他作詩的態度極為嚴謹,往往苦思力錘,入深履險,甚至含著澀味,如:《遊子吟》。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

唐天寶十年(751年),孟郊生於湖州武康,父親孟庭玢是壹名小吏,任昆山縣尉,家中清貧,孟郊從小生性孤僻,很少與人往來。青年時代隱居於河南嵩山,但關於這段經歷的起訖時間與具體情況,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歲至四十歲這段期間,他在河南目睹過當時的藩鎮之變,在信州上饒為陸羽新開的山舍題過詩,後來又在蘇州與詩人韋應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蹤不定,卻是除去寫詩以外,並沒有其他什麽事業可以記述。中年及第。

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這次應試期間,他結識了李觀與韓愈。《舊唐書》本傳說孟郊“性孤僻寡合,韓愈見以為忘形之”;兩人的性格都異乎流俗,是他們訂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韓愈年長十七,寫詩筆力也足與韓為敵,但他命運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為得到韓愈的表揚推崇,才詩名大振,成為韓愈這壹詩派的名士。貞元九年,孟郊應進士試,再下第。

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壹歲,又奉母命至洛陽應銓選,選為溧陽(在今江蘇省)縣尉。貞元十八年赴任,韓愈作《送孟東野序》說:“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去做縣尉是與他的願望很相違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盡到壹個縣尉的職責。溧陽城外不遠有個地方叫投金瀨(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積水,孟郊往往去遊,坐於水旁,徘徊賦詩,以致曹務多廢。於是縣令報告上級,另外請個人來代他做縣尉的事,同時把他薪俸的壹半分給那人,因此孟郊窮困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