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看來,需要是人的行為和活動的決定原因,而且也是人的個性發展的決定原因。因此,教育首先是對需要的培養。但是,需要是有層次的,只能由低到高循序漸進。較低層次需要滿足了,才能向較高層次的需要邁進,乃至追求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社會公德教育提出的“大公無私——應當;公私兼顧——正當;自私自利——不當”的口號,就是根據的人需要劃出的不同層次,因而受到群眾普遍認同。上海市提出的市民必須遵守的“七不”規範,就是從低層次需要做起的實例,似乎與國際大城市地位不相稱,實際是精神文明最佳切入點。因此,政治課教學也應根據學生的需要層次的規律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不應該進行脫離實際的理想化教育。
以前的政治課教學,往往采用理想化教育模式,希望學生追求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然而,現在的社會展現了人性中更多的側面,而其中的許多側面與理想化的道德價值觀相去甚遠。當我們把理想化的看法灌輸給學生時,他們所看到的現實卻是作為教育者的成年人並不具備這些美德,那麽政治課的教學就可想而知了。
選擇適當的需要層次進行教學,符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人為什麽要工作?”學生們往往脫口而出:“為了賺錢。”這種回答屬於低層次需要,思想境界當然是不高的,教科書上也不是這樣講的。但我首先給予認可,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作確實還是壹種謀生手段,工作為了賺錢無可非議。接著再問學生:“那麽,工作除了賺錢這個目的是否就沒有其他目的了呢?”這時候,課堂裏氣氛活躍,學生們爭先恐後發言:“工作能給社會創造財富”,“工作、勞動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工作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工作能使人充實,富有樂趣”,“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還請學生舉例證明上述觀點,並著重討論了“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問題,把學生引導到人的需要的最高層次。這種方法避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抵觸情緒,教學氣氛融洽,教學目的容易達到。
運用“無意註意”的原則,增強刺激,改進政治課教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把註意分為兩類:壹類叫有意註意,是預先有壹定的目的,並需要壹定意誌努力的註意。(有意註意本文不談)另壹類叫無意註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誌努力的註意。喚起無意註意的刺激分為四類:(1)心理物理的刺激特征。強度、大小、 顏色、音量的變化能引起註意的刺激特征。(2)情緒的刺激特征。 某些刺激能喚起情緒反應,加快心跳,提高人的活動水平,使人凝神屏息。(3)差異的刺激特征。某些刺激偏離它們的周圍環境或偏離人的預期效果,便會造成差異,使人有新穎感、復雜感、驚奇感、或獨特感,喚起人的註意。(4)指令性刺激。發出指令詞語,喚起學生註意。政治課理論抽象,內容枯燥,教師若不精心組織,往往顯得呆板、空洞、單調乏味。我們運用“無意註意”的原則,以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註意。
在講“人生理想”時,我貫徹“無意註意”的原則,舉了這樣壹個例子。上課開始,我說,“我們先來做個實驗。”(此乃差異的刺激)然後拿出壹個寬口瓶,把壹堆拳頭大小的石頭壹塊壹塊放進去,直到壹塊也塞不下時,問:“瓶子滿了嗎?”(此乃指令性刺激,下同)每個學生都說:“滿了!”我拎出壹桶小石子,(此乃心理物理的刺激,下文加沙、加水亦然)將石子倒進瓶裏,搖動瓶子時石子壹個個擠進石頭中間的空位。又問:“瓶子滿了嗎?”這回學生們提高了警惕,有的說,“可能還沒滿吧!”我又拎出壹桶沙倒進瓶子裏,沙粒流到石頭和石子之間的縫隙裏,再問:“瓶子滿了嗎?”“沒有!”這次全班響亮地回答。“很好!”這時我拿出壹罐水倒進瓶子裏,直到溢滿瓶口。我看著全班問:“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麽?”壹個性急的學生連忙回答:“說明不管妳的計劃排得多滿,只要妳努壹把力,就能塞進東西。”“不對”,(此乃情緒的刺激)我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先把大石頭放進瓶子,以後再努力也放不進去的!生活中的大石頭是什麽呢?就是人生理想!要優先放進妳的瓶子裏。”例子貫串了四類刺激,喚起了學生的無意註意,且耐人尋味,思想性也強。
為了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註意,舉例壹定要用心。在講“壹分為二”時,我這樣舉例:按照歐氏幾何學,教室裏天花板上兩盞電燈是平行的,因為同垂直於天花板。但把電線理解成直線,就不平行了,而是相交於地心。同理,兩只輪船在同壹緯度向北平行航行,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處處相等,而是越來越近,最後相交於北極。可見歐氏幾何學也是壹分為二的。在講“規律”時,我舉了“蟬與數論”的例子。為什麽蟬的生命周期是13年或17年呢?13、17是質數,除了1 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的整數因子。生命周期為質數的蟬由於天敵少,在生存競爭中處於優勢,因而就生存下來了。生命周期不是質數的蟬則反之。蟬並不懂數論,而是自然規律在起作用。在講“民族問題”時,我展示了新版人民幣各票面上的民族頭像。在講“宗教問題”時,我列舉了源自宗教的成語。在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時,我列舉了漢語中的“善”是“羊、廿、口”,意即很多羊,羊是古代的財富;英語中的“good”,即表示“好”、“善”,也表示福利,……增強刺激的手段,還有看教學電影、錄像,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等。
這樣講課,喚起學生的無意註意。講之前,學生捉摸不透。講之時,學生全神貫註。講之後,學生回味無窮。
要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首先要學好心理學乃至研究各種流派,諸如詹姆斯的功能主義,華森的行為主義,魏泰邁的完形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馮特的神經心理學以及不是個人獨特的認識心理學等等。
其次,要真正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最好是個雜家。無論天文地理、文科理科、文娛體育、琴棋書畫,都能略懂壹些,要啥有啥。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出奇制勝,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改變政治課枯燥乏味的情況。
再次,學校也要形成壹個良好的心理教育的氛圍。令人高興的是,加強心理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界的***識。上海市最近出臺了學校心理教學三年規劃,並作了具體部署。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政治教師更能自覺地學習心理學,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