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bì]
掩蔽
編輯
掩蔽,漢語詞匯。
拼音: yǎn bì
指遮掩;遮蔽;蒙蔽等。語出《後漢書·郎顗傳》:“白虹春見,掩蔽日曜。”
中文名
掩蔽
外文名
screen
拼 音
yǎn bì
註 音
ㄧㄢˇ ㄅㄧˋ
同義詞
遮蔽
反義詞
暴露
詞 性
動詞
目錄
1 讀音
2 釋義出處
3 相關詞語
讀音
編輯
掩蔽
yǎn bì
釋義出處
編輯
1、遮蔽。
①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國之得喪,如日月之蝕焉,非由飾辭矯說所能掩蔽也。”
②宋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韻·天外峰》:“重雲不掩蔽,萬裏見頭角。”
③楊朔 《風暴》:“ 趙區長 趕緊吩咐 謝三財 掩上門,轉身從炕上拿起壹條紫花布棉被,掩蔽著紙窗。”
2.指遮蔽之物或地方。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看見敵人飛機來臨,他自會壹面尋著掩蔽,壹面持槍射擊。”
3.蒙蔽;隱瞞。
①《呂氏春秋·自知》:“今賢非 堯 、舜 、湯 、武 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②《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大史釁龜筴、占兆,審卦吉兇,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1]
③《後漢書·韓棱傳》:“事下案驗,吏以 棱 掩蔽 興 病,專典郡職,遂致禁錮。”
④《隋書·煬帝紀下》:“區宇之內,盜賊蜂起,劫掠從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隱賊數不以實對。”
4.引申為袒護。
宋 蘇轍 《論用臺諫劄子》:“ 欽 等所言,皆掩蔽 鳳 短,專攻帝失。”
5.蓋過,超過。
《明詩紀事丁簽·李夢陽》引 王廷相 《家藏集》:“ 李獻吉 以恢闊統辯之才,成沈博偉麗之文,遊精於 秦 漢 ,割正於六朝。執符於《雅》《謨》,參變於諸子,用成壹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賢,命令當世。”[2]
相關詞語
編輯
開頭相同:掩迷 掩沒 掩亞 掩眼捕雀 掩討 掩其不備 掩遏 掩敗 掩護 掩惡揚美 掩耳盜鐘 掩塞 掩匿 掩蔽部 掩障 掩獲 掩殣 掩旋。
結尾相同:限蔽 淺蔽 括蔽 暗蔽 朦蔽 幽蔽 菎蔽 衛蔽 障蔽 杜蔽 鬲蔽 封蔽 狥蔽 通蔽 翰蔽 偏蔽 蒲蔽 蕃蔽。[2]
2. 成語什麽什麽掩蔽[yǎn bì] 掩蔽編輯掩蔽,漢語詞匯。
拼音: yǎn bì指遮掩;遮蔽;蒙蔽等。語出《後漢書·郎顗傳》:“白虹春見,掩蔽日曜。”
中文名掩蔽外文名screen拼 音yǎn bì註 音ㄧㄢˇ ㄅㄧˋ同義詞遮蔽反義詞暴露詞 性動詞目錄1 讀音2 釋義出處3 相關詞語讀音編輯掩蔽yǎn bì釋義出處編輯1、遮蔽。①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國之得喪,如日月之蝕焉,非由飾辭矯說所能掩蔽也。”
②宋 梅堯臣 《和端式上人十韻·天外峰》:“重雲不掩蔽,萬裏見頭角。”③楊朔 《風暴》:“ 趙區長 趕緊吩咐 謝三財 掩上門,轉身從炕上拿起壹條紫花布棉被,掩蔽著紙窗。”
2.指遮蔽之物或地方。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看見敵人飛機來臨,他自會壹面尋著掩蔽,壹面持槍射擊。”
3.蒙蔽;隱瞞。①《呂氏春秋·自知》:“今賢非 堯 、舜 、湯 、武 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②《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大史釁龜筴、占兆,審卦吉兇,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1] ③《後漢書·韓棱傳》:“事下案驗,吏以 棱 掩蔽 興 病,專典郡職,遂致禁錮。”④《隋書·煬帝紀下》:“區宇之內,盜賊蜂起,劫掠從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隱賊數不以實對。”
4.引申為袒護。宋 蘇轍 《論用臺諫劄子》:“ 欽 等所言,皆掩蔽 鳳 短,專攻帝失。”
5.蓋過,超過。《明詩紀事丁簽·李夢陽》引 王廷相 《家藏集》:“ 李獻吉 以恢闊統辯之才,成沈博偉麗之文,遊精於 秦 漢 ,割正於六朝。
執符於《雅》《謨》,參變於諸子,用成壹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賢,命令當世。”[2] 相關詞語編輯開頭相同:掩迷 掩沒 掩亞 掩眼捕雀 掩討 掩其不備 掩遏 掩敗 掩護 掩惡揚美 掩耳盜鐘 掩塞 掩匿 掩蔽部 掩障 掩獲 掩殣 掩旋。
結尾相同:限蔽 淺蔽 括蔽 暗蔽 朦蔽 幽蔽 菎蔽 衛蔽 障蔽 杜蔽 鬲蔽 封蔽 狥蔽 通蔽 翰蔽 偏蔽 蒲蔽 蕃蔽。[2]。
3. 什麽四字成語帶掩蔽竄端匿跡:比喻掩蓋事情的真相。
攻守同盟: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壹致行動。
故弄玄虛:故:故意;弄:玩弄;玄虛: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騙人。
欺上瞞下:對上欺騙,博取信任;對下隱瞞,掩蓋真相。
瑕不掩瑜: 瑕;玉上面的斑點,比喻缺點;掩:遮蓋;瑜:美玉的光澤,比喻優點。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4. 成語大全四字成語查詢.失之東隅,收之桑榆2.坐井觀天3.厚積薄發4.不舞之鶴5.否極泰來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坐懷不亂8.作繭自縛9.葉公好龍10.醉生夢死11.白龍魚服12.沐猴而冠13.魑魅魍魎14.投鼠忌器15.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16.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7.長繩系日18.醉翁之意不在酒19.走馬看花20.並日而食21.作壁上觀22.趨之若鶩23.道不同不相為謀24.煢煢孑立,形影相吊25.左右逢源26.哀莫大於心死27.多難興邦28.安之若素29.作舍道邊30.走馬章臺31.水至清則無魚32.左顧右盼33.緣木求魚34.不壹而足35.語重心長36.哀哀父母37.春風化雨38.步步為營39.做壹日和尚撞壹天鐘4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4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42.尊師重道43.蠅營狗茍44.作奸犯科45.左思右想46.吃壹塹,長壹智47.做賊心虛48.做張做勢12生肖的成語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成語中的顏色 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灰 成語故事大全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其它特殊成語 ·最長的成語接龍 ·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成語點擊倒數排行 特殊成語 ·ABAC式的詞語 ·AABC式的詞語 ·AABB式的詞語 ·ABCC式的詞語 ·第壹個字與最後壹個字相同 ·ABB式的詞語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第二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第三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非四字成語 ·三個字的成語 ·五個字的成語 ·六個字的成語 ·七個字的成語 ·八個字的成語 ·有上下句的成語 描寫季節的成語 描寫秋天的成語 春天 夏天 冬天 季節 四季 描寫心情的成語 高興 興奮 愉快 笑 哭 怒 悲傷 傷心 哭泣 發呆 生氣 淚 心情 描寫天氣的成語 寒冷 溫暖 酷熱 幹旱 大雨 冰 熱 冷 火 水 風 雨 雷 電 天氣 描寫人物的成語 神態 動作 外貌 品質 心理 說話 出自名人的成語 李白 杜甫 墨子 韓愈 司馬遷 李商隱 出自名著的成語 三國演義 西遊記 水滸 紅樓夢 詩經 老子 莊子 孟子 三國誌 左傳醒世恒言 史記 按第1個字分組排行 按第2個字分組排行 按第3個字分組排行 按第4個字分組排行不壹大無天風三人心以如百有自金千高安 不人心頭風天然無山而言之中口馬如手行 不之無壹而如相為大自其成有人可萬天千 人心地天下生行言水道色子日事山之馬雨。
5. 成語大全四字成語查詢出入什麽地出人頭地
chū rén tóu dì
[釋義] 原意是讓這個人高出壹頭。後形容超過壹般人或高人壹等。
[語出]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壹頭地也。”
[辨形] 地;不能寫作“的”。
[近義] 高人壹等 嶄露頭角
[反義] 相形見絀 庸庸碌碌
[用法] 多用來指人的前途或成就;也籠統地指超過壹般人。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動賓式。
[辨析] ~和“高人壹等”;都有“超出壹般人”的意思。但~多指壹個人的前途、成就;“高人壹等”指某壹種本領、技能。
6. 成語大全四字成語查詢什麽絲什麽跡成語:蛛絲馬跡
拼音:zhū sī mǎ jì
解釋: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出處: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凝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示例:機敏的公安人員根據現場的~,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線索。
近義詞:壹望可知
反義詞:千絲萬縷、千頭萬緒
歇後語:墻上的蜘蛛網,草原上的馬蹄印
語法:作主語、賓語、狀語;指線索
英文:clues
日文:わずかな手(て)がかり
法文:toile d'araignée et trace de cheval
(蛛絲馬跡,蛛絲馬跡)
蜘蛛的細絲,馬蹄的痕跡。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跡。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自有灰線蛇蹤,蛛絲馬跡,使人眩其奇變,仍服其警嚴。”
清施閏章《蠖齋詩話·近體結句》:“結句有承上意者,須蛛絲馬跡乃佳。”
魯迅《華蓋集續編·送竈日漫筆》:“只因為公論和請帖之間看不出蛛絲馬跡,所以議論便堂哉皇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