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四字成語蹚結尾

四字成語蹚結尾

1. 末尾火字的四字成語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電光石火: 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壹樣壹瞬間就消逝。

洞若觀火: 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壹樣。

飛蛾撲火: 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取滅亡。

赴湯蹈火: 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隔岸觀火: 隔著河看人家著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求助,在壹旁看熱鬧。

急如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從空中急閃而過。形容非常急促緊迫。

救民水火: 水火:比喻深重的災難。把老百姓從深重的災難中拯救出來。

燎原烈火: 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使人無法接近。比喻不斷壯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煽風點火: 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萬家燈火: 家家點上了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星星之火: 壹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策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熬油費火: 指耗費燈油。多指日夜忙碌。

不食煙火: 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吃世間煙火物。②指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凡俗。

不避水火: 指不畏兇險。

炳若觀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炳如觀火: 炳:光明、明亮、顯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鼻頭出火: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馬行疾速。

鼻端出火: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不通水火: 形容跟人不相往來。

不吃煙火食: 煙火食:熟食。道教以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舊時用來稱贊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壹般。

不避湯火: 指不畏兇險。

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著柴草助長火勢。比喻某種行動作法會增加對方的力量或助長事態的加劇。

傳風扇火: 猶扇風點火。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用於貶義。

春風野火: 比喻迅猛之勢。

傳風搧火: 猶煽風點火。搧,同“扇”。比喻煽動別人鬧事。多用於貶義。

撮鹽入火: 撮:以指取物。鹽壹放在火裏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洞如觀火: 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壹樣。同“洞若觀火”。

2. 四字結尾的成語

巴三覽四

比喻說話拉扯,沒有中心。

不三不四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樣子。

差三錯四

顛倒錯亂。

倒三顛四

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低三下四

形容態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卑賤低下。

顛三倒四

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丟三落四

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

接三連四

接連不斷。

拉三扯四

指談話或議論牽扯無關的人或事。

拿三搬四

比喻不服從調派。

欺三瞞四

壹再欺騙隱瞞。

說三道四

形容不負現任地胡亂議論。

挑三揀四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調三窩四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推三阻四

找各種借口推托。

言三語四

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再三再四

重復好幾次。

張三李四

假設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3. 四字成語結尾帶口

口結尾的成語:

瞪目哆口、瑯瑯上口、嘵音瘏口、食不餬口、養家糊口、贊不絕口、談不容口、養家活口、獅子大開口、流膾人口、水來伸手,飯來張口、良藥苦口、心不應口、甘冒虎口、

血盆大口、河門海口、闔門百口、結舌鉗口、食不充口、金舌蔽口、輕言肆口、垂餌虎口、兩肩荷口、飯來張口、結舌杜口、錦胸繡口、河目海口、熱心苦口、瞪目哆口、贊不絕口、養家糊口、提心在口、金舌弊口、養家活口、聱牙戟口、獅子大開口、錦心繡口、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分身減口、河門海口、守瓶緘口、羊落虎口、金舌蔽口、高下在口、飯來張口、結舌杜口、風門水口、膾炙人口、三緘其口、分房減口、殺人滅口、朗朗上口、糖舌蜜口、曲不離口、衣來伸手,如出壹口、十字街口、佛心蛇口、十字路口、譽不絕口、是非只為多開口、縮衣節口、蛇心佛口、高下在口

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壹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它結構緊密,壹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壹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4. 用字結尾四字成語

省吃儉用、

大材小用、

百無壹用、

學以致用、

學非所用、

物盡其用、

剛愎自用、

破格任用、

才大難用、

長材短用、

棄瑕錄用、

小材大用、

寬打窄用、

謹身節用、

古為今用、

洋為中用、

壹夫之用、

壹搭兩用、

錐刀之用、

心不二用、

師心自用、

備而不用、

強本節用、

調停兩用、

謹行儉用、

壹心兩用、

心無二用、

鷹犬之用、

量才錄用、

小才大用

5. 以如結尾的四字成語

從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措置裕如措置:處理,安排;裕如:從容不迫,很有辦法的樣子。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常用來稱贊人有辦事的才能和經驗。

操縱自如掌握運用或駕馭得心應手,毫無阻礙。

方斯蔑如方:比;斯:此;蔑:沒有。與此相比,沒有比得上的。多指為人的情操。

糞土不如還比不上糞便和泥土。形容極無價值的東西。

顧盼自如顧盼:左顧右盼;自如: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很靈活左顧右盼。

狗彘不如彘:豬。形容品行卑劣到連豬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揮灑自如揮:揮筆;酒:灑墨。形容畫畫、寫字、作文,運筆能隨心所欲。

進退裕如指前進和後退均從容不費力。

開合自如合:按照,適合;自如:不受阻礙和拘束。打開閉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禽獸不如連禽獸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泣血漣如指哭泣出血,悲痛異常。

擒縱自如擒:捉住;縱:放。捕捉、釋放都隨心所欲。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勢。

神色自如神色:神情,態度。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天保九如天保:《詩經·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該詩中連用了九個“如”字,有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舊時祝壽的話,祝賀福壽綿長。

談笑自如和平常壹樣有說有笑。形容態度自然。

運掉自如指運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練自然。

應付裕如應付:對付,處置。裕如:按自己的心願做事。從容對付,毫不費勁。

應付自如應付:對付,處置。自如:按自己的心願做事。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很有辦法。

意氣自如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氣自若”。

言笑自如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優遊自如①悠閑適意,無拘無束。②猶言從容不迫。

運用自如自如:活動不受阻礙。形容運用得非常熟練自然。

豬狗不如連豬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極壞。

自愧不如弗:不。自己慚愧不如別人。

自愧弗如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6. 議字結尾的四字成語

成語:瞽言蒭議

拼音:gǔ yán chú yì

解釋:瞽言:不達事理的議論;蒭議:草野之人的議論。水平不夠,見解不深的言論。常用作自謙之辭。

成語:街譚巷議

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ì

解釋:大街小巷裏人們的議論。指民間的輿論。同“街談巷議”。

成語:竊語私議

拼音:qiè yǔ sī yì

解釋:私:私下。背地裏小聲議論。

成語:存而不議

拼音:cún ér bù yì

解釋: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成語:直言讜議

拼音:zhí yán bù yì

解釋:讜:正直。正直的言論。

成語:容當後議

拼音:róng dāng hòu yì

解釋:容:允許;議:商議。等以後再計議。

成語:無可非議

拼音:wú kě fēi yì

解釋:非議:責備,批評。沒有什麽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

成語:街談巷議

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ì

解釋:大街小巷裏人們的議論。指民間的輿論。

成語:博采眾議

拼音:bó cǎi zhòng yì

解釋: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

成語:從長計議

拼音:cóng cháng jì yì

解釋: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成語:力排眾議

拼音:lì pái zhòng yì

解釋:力:竭力;排:排隊;議:議論、意見。竭力排除各種意議論,使自己的意見占上風。

成語:不可思議

拼音:bù kě sī yì

解釋: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成語:集思廣議

拼音:jí sī guǎng yì

解釋:集:聚集;思:思考,智慧;議:議論。集中眾人智慧,廣泛進行議論

7. 中流結尾的四字詞語

砥柱中流, dǐ zhù zhōng liú 像砥柱山(在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中堅人物或力量

砥柱中流障怒濤,折沖千裏獨賢券。——元· 侯克中《艮齋詩集》

亦作“中流砥柱”

中流, zhōng liú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中等

扣楫中流, kòu jí zhōng liú 猶中流擊楫。《晉書·祖逖傳贊》:“ 祖生 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兇孽。”

擊楫中流, jī jí zhōng liú 晉 祖逖 帥師北伐,渡 江 於中流,敲擊船槳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罷休。見《晉書·祖逖傳》。後因以“擊楫中流”稱頌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烈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