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的成語有:唇亡齒寒、皓齒朱唇、皓齒朱唇等等。
唇亡齒寒: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關系(多指兩個鄰國)十分密切。
皓齒朱唇:白齒紅唇。形容容貌秀美。《水滸傳》第九回:“馬上那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脣,三牙掩口髭須,三十四五年紀。”亦作“皓齒紅唇”。”
唇齒相依:《三國誌·魏書·鮑勛傳》:“吳、蜀唇齒相依。” 比喻互相依存,關系密切。
搖唇鼓舌:用花言巧語撥弄是非。也指利用口才進行遊說。《莊子·盜跖》:“爾(孔子)…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鬥唇合舌: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徒費唇舌:徒:白白地。指白講了壹大套話,結果仍然無濟於事。
膏唇試舌:用膏塗嘴唇,用巾揩舌頭。比喻非常想把心裏的話說出來。
唇竭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唇揭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同“唇亡齒寒”。
舌劍唇槍:以唇作槍,以舌作劍。形容雙方爭論激烈,言詞鋒利。
唇亡齒寒例句:
1、兩國輔車相依,如有壹邦被吞,則唇亡齒寒。
2、如果那些不可救藥的漢奸知道在那唇亡齒寒時候,丟棄見異思遷,能將同仇敵愾來精雕細刻,那麽他們留下來的名譽就不言而喻了。
3、在強敵面前,毗鄰的小國總是結成聯盟,互相支持,以求生存,因為他們懂得唇亡齒寒的這個道理。
4、依戰略形勢來看,這兩國有唇亡齒寒的利害關系。
5、水和魚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6、朝鮮是我國的鄰邦,兩國唇亡齒寒,因此我們要全民動員,抗美援朝。
7、我們兩廠關系密切,唇亡齒寒,我們哪能不幫妳們渡過難關?
8、唇亡齒寒,謂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謂尊卑之顛倒。
9、妳要不救他的公司,少了屏障,唇亡齒寒,下壹次的風暴就輪到妳了。
10、同壹棟大樓的居民,只要壹戶人家不小心,唇亡齒寒,必定波及其他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