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 無與倫比什麽意思?有什麽樣典故及故事?

成語: 無與倫比什麽意思?有什麽樣典故及故事?

成語: 無與倫比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 584 成語 : 無與倫比 註音 : ㄨˊ ㄩˇ ㄌㄨㄣˊ ㄅ|ˇ 漢語拼音 : wú yǔ lún bǐ 參考詞語 : 無與為比, 無倫比, 無有倫比 反義 : 不相上下 , 相提並論 , 等量齊觀, 勢均力敵 近義 : 無可比擬 , 無可匹敵 , 蓋世無雙 , 無出其右 釋義 : 倫比,匹敵。「無與倫比」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語或本三國魏.華歆〈請受禪上言〉。 △「 無可比擬 」 Emoji符號 : 倫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無與倫比”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成語詳解 典故說明 : 「無與倫比」的「倫比」,是可以互相匹敵的意思。如唐.韓愈〈論佛骨表〉:「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神聖英武,數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便是形容皇帝莊嚴尊貴、英明武勇,千百年以來,沒有別人可以相比。在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壹北方,漢獻帝只是傀儡,沒有實權。後來,曹操病死,曹丕繼位為魏王,想要篡奪漢室,又不想落人口實,便逼漢獻帝「禪讓」,自己故作推辭,如此三次之後方才接受帝位。華歆時為相國,曾與其他公卿壹同上言,請曹丕接受禪讓。在文中華歆盛贊曹丕的德行「 無有為比 」,意思就是說︰德行十分崇高,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後來「無與倫比」這句成語可;可能就從這裏演變而出,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 典源 : ※三國魏.華歆〈請受禪上言〉(據《三國誌.卷二.魏書.文帝紀二》裴松之註引《獻帝傳》)漢自章、和之後,世多變故,稍以陵遲,洎乎孝靈,不恒其心,虐賢害仁,聚斂無度,政在嬖豎,視民如仇,遂令上天震怒,百姓從風如歸;當時則四海鼎沸,既沒則禍發宮庭,寵勢並竭,帝室遂卑,若在帝舜之末節,猶擇聖代而授之,荊人抱玉璞,猶思良工而刊之,況漢國既往,莫之能匡,推器移君,委之聖哲,固其宜也。漢朝委質1>,既願禮禪2>之速定也,天祚率土3>,必將有主;主率土者,非陛下其孰能任之?所謂論德無與為比,考功無推讓矣。天命不可久稽,民望不可久違,臣等慺慺,不勝大願。伏請陛下割?謙之誌,脩受禪之禮,副人神之意,慰外內之願。」 〔註解〕 (1)委質:古代初次任官職時,必先書其名於策,委死之質於君,表示必死之節,忠於國君,稱為「委質」。質,音ㄓˋ,作為抵押。 (2)禮禪:禪位之禮。禪,音ㄕㄢˋ,帝王讓位給賢人。此指漢獻帝禪位予曹丕。 (3)天祚率土:上天所賜福的天下。祚,音ㄗㄨㄛˋ。 書證 : 01.《舊唐書.卷壹二○.郭子儀列傳》:「史臣曰:『……自秦、漢已還,勛力之盛,無與倫比。』」 02.《太平廣記.卷壹二二.華陽李尉》引《逸史》:「適李尉愚而陋,其妻每有庸奴之恨,遂肯。置於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03.《宣和畫譜.卷七.李公麟》:「考公麟平生所長,其文章則有建安風格,書體則如晉、宋間人,畫則追顧、陸,至於辨鐘(鐘)鼎古器,博聞強識,當世無與倫比。」 用法說明 : 語義說明比喻沒有能比得上的。 使用類別用在「無法比擬」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對現代物理學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 <02>這個臺風威力之大無與倫比,超過所有的紀錄。 <03>這位大師的木雕作品中所表現的力與美,真是無與倫比。 <04>這家店的蟹黃湯包在同類點心中,簡直是無與倫比,天下第壹! <05>這部電影演出場面的浩大,演員陣容的堅強在電影史上簡直是無與倫比。 <06>當我還未離開家鄉時,總覺得五層高樓已是無與倫比,等來到了大城市,才知道那真是井蛙之見。 成語接龍

“比”字開頭的成語

比比皆是 比肩繼踵 比肩隨踵 比比皆然

“無”字結尾的成語

不識之無 略識之無 僅識之無 稍識之無 識之無 粗識之無

“無”字開頭的成語

無地自容 無與倫比 無出其右 無中生有 無病 *** 無所事事 無的放矢 無孔不入 無理取鬧 無所適從 無微不至 無濟於事 無獨有偶 無可奈何 無懈可擊 無妄之災 無能為力 無法無天 無翼而飛 無妄之禍

“比”字結尾的成語

無與倫比 無與為比 無倫比 無有倫比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無與倫比。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無與倫比。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無與倫比”分成的單字詳解:

無, 與, 倫,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