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旗布星峙
拼音: qí bù xīng zhì
解釋: 猶言星羅棋布。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出處: 漢·王粲《遊海賦》:“若夫長洲別島,旗布星峙。”
2.旗靡轍亂
拼音: qí mí zhé luàn
解釋: 指陣腳已亂,抵擋不住。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3.旌旗蔽空
拼音: jīng qí bì kōng
解釋: 旌旗:旗幟;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軍隊陣容的盛大壯觀。
出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壹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鼓餒旗靡
拼音: gǔ něi qí mí
解釋: 鼓點無力,旗幟歪倒。形容軍隊士氣不振。
出處: 清·魏源《聖武記》卷壹:“凡行陣參伍彌縫之際,略覺鼓餒旗靡處,得健銳兵數十屹立其間,則整而復進。”
5.?搴旗斬將
拼音: qiān qí zhǎn jiàng
解釋: 拔取敵旗,斬殺敵將。
出處: 《吳子·料敵》:“然則壹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