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帶同異的成語是什麽

帶同異的成語是什麽

帶同異的成語有

1、黨同伐異[ dǎng tóng fá yì ]指結幫分派,偏向同夥,打擊不同意見的人。

出自:《後漢書·黨錮傳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

2、大同小異[ dà tóng xiǎo yì ] 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自:《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3、同門異戶[ tóng mén yì hù ]名義壹樣,實質不同。

出自:漢·揚雄《法言·君子》:“至於子思孟軻詭哉,曰吾於孫卿與,見同門而異戶也。”

4、異口同辭[ yì kǒu tóng cí ] 同“ 異口同聲 ”。唐 陳子昂 《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

5、異路同歸[ yì lù tóng guī ] 通過不同的道路,到達同壹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自:《文子·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

6、同工異曲[ tóng gōng yì qǔ ] 比喻話的說法不壹而用意相同,或壹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出自:唐·韓愈《進學講》:“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7、同源異流[ tóng yuán yì liú ]指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出自:明·何景明《寄粹夫》詩之壹:“君就河內棲,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流止,撫事乘心跡。”

8、異曲同工[ yì qǔ tóng gōng ] 比喻話的說法不壹而用意相同,或壹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出自:唐·韓愈《進學解》:“子雲相如,同工異曲。”

9、棄同即異[ qì tóng jí yì ] 指拋棄同姓同族而親近異姓異族。

10、同床異夢[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原指夫婦生活在壹起,但感情不和。比喻同做壹件事而心裏各有各的打算。

出自: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壹壹說到孔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