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出自戰爭故事的成語

出自戰爭故事的成語

背水壹戰

近義破釜沈舟、背城借壹、濟河焚州

反義重整旗鼓

釋義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壹死戰。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用例我軍下定了~的決心,終於殺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四面楚歌

近義腹背受敵、山窮水盡

反義安然無恙、旗開得勝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用例在這~裏,憑妳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破釜沈舟

近義義無反顧、背水壹戰、決壹死戰

反義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釋義比喻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用例只要我們有~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草木皆兵

近義風聲鶴唳、杯弓蛇影

反義若無其事、穩如泰山、措置裕如

釋義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用例這壹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九回)

圍魏救趙

反義圍城打援、聲東擊西

釋義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用例倘用~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