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耳朵長胡須, 嘴巴尖尖壹身灰,白天躲在洞裏面,夜晚出來偷糧食。謎語答案:鼠
身穿黃皮襖,頭頂倆犄角,叫聲哞哞哞,食物是青草。謎語答案:牛
身穿斑斕黃皮襖,深山老林到處跑,百獸之中它稱王,威風凜凜最驕傲。謎語 答案:虎
長長耳朵短尾巴,紅紅眼睛白皮襖,走起路來蹦蹦跳,三瓣嘴巴吃青草。謎語答案:兔
騰雲駕霧上青天 ?, ?呼風喚雨在人間 ?,長長胡須鹿茸角,身披鱗甲最閃耀。謎語答案:龍
身體軟軟像面條,無手無腳爬著跑,卷卷曲曲盤樹上, 坐立行爬皆臥倒。謎語答案:蛇
尾巴長長鬃毛飄 , 能拉車來愛奔跑 , 走起路來噠噠噠 ,幫助農民立功勞。謎語答案:馬
年紀輕輕資格老 , 長長胡須迎風飄,閑來無事咩咩叫,青青草地到處跑。謎語答案:羊
長得像人又像狗 ?,模仿人類有壹手 調皮搗蛋愛吃桃 ,上樹爬桿逗人笑。謎語答案:猴
身穿盔甲不用栽, 壹朵芙蓉頭頂開 ,雖然不是英雄將 , 叫得千門萬戶開。謎語答案:雞
生來本領強又大,會識人來會看家 ,看見生人就想咬,看見主人搖尾巴。謎語答案:狗。
身體圓圓像水桶,嘴巴長長愛哼哼,閑來無事就睡覺,人們稱它農家寶。謎語答案:豬
擴展資料: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壹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壹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征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除中國外,世界多國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此來表達對中國新年的祝福。
起源
古文獻記載未解決十二生肖的文化源頭,古今學者對此眾說紛紜。
星宿說
古人將黃道與赤道附近的恒星分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別代表壹種動物。古代將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屬生肖,生肖與二十八星宿存在對應關系。 明代大學士王鏊認為,二十八種動物配屬二十八星宿,並"以七曜統之",成"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長卿在《松霞館贅言》認為,二十八宿配動物"即前十二屬加壹倍者也","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體現十二生肖為基礎湊齊二十八種星宿動物。 但該說難免有附會,二八星宿配動物的記載要晚於十二生肖。
歲星說
十二生肖 象牙雕木星十二年運行壹周天,從木星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輯佚書》認為每十二年,"三歲穰,三歲毀,三歲康,三歲旱",另說是"天下六歲壹穰,六歲壹康,幾十二歲壹饑"。 植物興衰和動物生活環境存在周期,食草動物(鼠、牛、馬、羊)和肉食雜食動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條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當年生長旺盛的動物,從而形成生肖動物,以此推定動物興衰與木星年有關,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統壹。
圖騰說
十二生肖漢白玉雕塑原始社會的先民常用某種動物、無生物或自然現象的圖形作為本氏族的保護神和標誌,即圖騰。《山海經》諸如人和野獸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遠古各地的圖騰神。?夏族的圖騰是熊或魚,商族的圖騰是玄鳥,周族的圖騰則有龍、鳥、龜、犬、虎諸說。 十二生肖除龍為虛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見。其中可分兩類,即"六畜"(馬牛羊雞狗豬)和"六獸"(鼠虎兔龍蛇猴),前者是人們為了經濟目的而馴養,後者則壹定程度騷擾人類生活,先民對其心生畏懼的動物。 因此這些動物被作為本氏族的名號標記來崇拜。
民族學者劉堯漢從彜族的圖騰遺跡,反推"十二獸歷"的來源,桂西彜和毛道彜的十二獸歷法將人與紀歷十二獸同列,"是原始人人獸不分的思想意識在現實的遺留"。彜族仍用十二獸歷紀日並用於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史記·五帝本紀》記述黃帝"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圖騰,絕非真有降龍伏虎本領。十二生肖來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學說。
外來說
十二生肖陶瓷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認定生肖的外來性質。
郭沫若在《釋幹支》中,認為生肖源於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漢代西域諸國仿十二宮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臘、古埃及、巴比倫等古國也有類似的十二生肖,僅動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許並非起源於中國。但秦簡的出土推翻此說,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動物崇拜,反加強圖騰說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