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1、長年累月?[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形容經歷很多年月;很長時期。
出 處:高纓《雲崖初暖》:“她連壹眼也不看那長年累月死屍般坐在火塘邊的阿侯哈嫫。”
2、日積月累?[ rì jī yuè lěi ] 長時間地積累。
出 處:《宋史·喬行簡傳》。
3、寒冬臘月?[ hán dōng là yuè ] 指農歷十二月天氣最冷的時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出 處:漢·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翻譯:寒冷的冬季,早早的起來出去幹活)。”
4、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 ] 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起早貪黑,辛勤勞動或晝夜趕路,旅途辛勞。
出 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5、眾星拱月?[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 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壹人或眾物圍繞壹物。同“眾星攢月”。
出 處:徐遲《搜盡奇峰打草稿》:“而在那個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則綴有壹顆大紅寶石。在它的周圍又加眾星拱月,環繞著好些較小的紅寶石。”
古詩
1、《月下獨酌四首·其壹》唐代: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譯文:提壹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2、《鄉村四月》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裏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霜月》唐代: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譯文: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麽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