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廉潔的縣官,他審問壹個拿了公家壹枚銅錢的倉庫管理人。那人說:“不就是壹枚銅錢嗎?”他提筆寫下壹行批語:“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說,壹天偷壹枚銅錢,壹千日就是壹千枚;天天用繩鋸木頭,木頭也會斷;水珠天天滴在石頭上,石頭也會被滴穿。
[提示]比喻雖然力量小,只要堅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難辦到的事來。也作“滴水穿石”。
二、百發百中
在楚國的壹個練武場上,許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個射箭能手養由基,連續幾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說:“射中靶心,還算不了什麽。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那還差不多。”養由基站穩腳步,張弓搭箭,壹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註釋]發: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擊技術非常高明。
三、無價之寶
戰國中期,魏國有壹個農民在地裏耕作時,得到壹塊壹尺見方的玉。他把玉獻給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鑒定,老玉工說:“恭喜大王得到了壹塊罕見的寶玉。”魏王問:“這塊玉值多少錢?”老玉工說:“有錢也買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價,也只能看壹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賞了獻玉的人。
[提示]指極其稀有的珍貴物品。
四、畫龍點睛
南北朝有個畫家叫張僧繇。傳說他在壹所佛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都沒畫眼睛。大家問他:“為什麽?”他回答:“有了眼睛,龍會飛走的。”人們以為他說大話。他只好為兩條龍畫上眼睛。立時雷電破壁,兩條龍騰空而去,墻上只剩下沒有眼睛的兩條龍。
[提示]比喻作文或講話時,加上壹兩句關鍵的話會使內容更精辟有力。
五、手不釋卷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善於領兵作戰,立下不少戰功。但他有壹個毛病:不願讀書。吳王孫權對他說:“妳掌管軍政大權,應該多讀兵書和史書。”他回答:“抽不出時間。”孫權說:“光武帝領兵打仗時,手都從來不離開書,妳比他還忙嗎?”從此,呂蒙努力學習,成了壹個有學問的將領。
[註釋]釋:放開。卷:書本。
[提示]形容勤奮學習或看書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