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古代成語文言文短篇

古代成語文言文短篇

1. 古代成語故事文言文的 10篇帶翻譯的 小篇幅的

5.掩耳盜鈴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範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鐘者②。

欲負而走③,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④,鐘況然有音⑤。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⑥。

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智伯消滅範氏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壹口鐘,準備背著它逃跑。

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 誰知,剛砸了壹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

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 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胡塗了。

6.請君入甕 出處: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 原 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後命來俊臣鞠之。 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與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來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

興惶恐叩頭伏罪。 譯 文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壹批酷吏。

其中兩個最為狠毒,壹個叫周興,壹個叫 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壹回,壹封告密信送到武則 天手裏,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 來俊臣嚴查此事。

來俊臣,心裏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 猾奸詐之徒,僅憑壹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壹 查不出結果,太後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 麽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壹條妙計。

他準備了壹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裏。兩個人妳 勸我喝,邊喝邊聊。

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壹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 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壹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 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妳找壹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裏,妳 想想,還有什麽犯人不招供呢?”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擡來壹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 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裏有人密告妳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 進甕裏吧。”

周興壹聽,手裏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壹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7.高山流水 出處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 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壹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壹天,有壹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鐘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壹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8.唇亡齒寒 出 處 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 原文(《左傳?僖公五年》)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壹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 (肙力)在王室,藏於盟府。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壹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者,其虞、虢之謂也。”

3.望梅止渴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譯文:有壹次,曹操率領部隊行軍時壹時沒有找到水源,士兵們都幹渴難忍。於是曹操傳下命令說:“前面有壹篇大梅林,梅子結滿枝頭,既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們聽了這話。

2. 求十篇古代短文(文言文)壹定要短小的,好背的

1、傅馬棧最難 桓公觀於廄①,問廄吏曰:"廄何事最難?"廄吏未對,管仲對曰:"夷吾②嘗為圉人③矣,傅馬棧最難: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無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無所施矣." (《管子·小問篇》)2、東野稷敗馬東野稷以禦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莊子·外篇·達生》)3、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4、薛譚學謳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列子》)5、欲食半餅喻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誌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欲食半餅欲》)6、反裘負芻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劉向《新序·雜事二》7、魏文侯期獵 魏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壹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選自《魏文侯書》)8、宋賈買璞 宋之富賈有監止子者,與人爭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毀之,負其百金,而理其毀瑕,得千溢焉.9、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射之,矢摧無跡.劉向《新序·雜事四》 10、多言何益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恒鳴,口幹舌檘,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墨子·附錄》)。

3. 短篇的文言文成語故事,翻譯

原文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壹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壹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壹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畫蛇添足 .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壹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壹個人喝則有余。

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壹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

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殼,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壹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妳怎麽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

4. 急需21篇較短的成語文言文

諱疾忌醫扁鵲(què)是古代壹位名醫。

有壹天,他去見蔡桓侯。他仔細端詳了蔡桓侯的氣色以後,說:“大王,您得病了。

現在病只在皮膚表層,趕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為然地說:“我沒有病,用不著妳來治!”扁鵲走後,蔡桓侯對左右說:“這些當醫生的,成天想給沒病的人治病,好用這種辦法來證明自己醫術高明。”

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著急地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裏去了。

可得抓緊治療啊!”蔡桓侯把頭壹歪:“我根本就沒有病!妳走吧!”扁鵲走後,蔡桓侯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

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氣色,焦急地說:“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不能再耽誤了!”蔡桓侯連連搖頭:“見鬼,我哪來的什麽病!”扁鵲走後,蔡桓侯更不高興了。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壹次去看望蔡桓侯。

他只看了壹眼,掉頭就走了。蔡桓侯心裏好生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您去看望大王,為什麽掉頭就走呢?”扁鵲說:“有病不怕,只要治療及時,壹般的病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怕只怕有病說沒病,不肯接受治療。病在皮膚裏,可以用熱敷;病在肌肉裏,可以用針灸;病到腸胃裏,可以吃湯藥。

但是,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病到這種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請求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發作了。他打發人趕快去請扁鵲,但是扁鵲已經到別的國家去了。

沒過幾天,蔡桓侯就病死了。[提示]有了病,壹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治。

有了缺點錯誤,也壹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否則,壹誤再誤,病情會越來越沈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扁鵲見蔡桓公①,立有間②,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將恐深。”桓候曰:“寡人無疾④。”

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⑤。”

居十日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桓侯不應。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⑧。桓侯故使人問之。

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⑩;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屬(12),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13)。”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14),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15)。——《韓非子》[註釋]①扁鵲——戰國時著名的醫學家。

②有間——壹會兒。③疾——古時疾指小病,病指較重的病。

腠(còu)理——原指人體皮膚的紋理。這裏指皮膚。

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⑤好(hào)——喜歡。

⑥居——表示相隔壹段時間,過了。⑦益——更加。

⑧還走——掉轉身子就走。⑨湯熨(yùn)——用熱水敷燙皮膚。

及——達到。⑩針石——用來針灸的針。

古時治病用石針。(11)火齊——火煎的湯藥。

(12)司命之所屬——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運的神。

(13)臣是以無請也——我所以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14)索——尋求。

(15)遂——就。棘刺尖兒上雕猴子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征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

有個衛國人來應征,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

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壹,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後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

然後選壹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壹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的珍品。

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門打制刀具的。

誰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雕刻的東西壹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沒法在上面雕刻。

請國王檢查壹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大王壹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妳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麽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

燕王說:“請把妳的刻刀拿給我看看。”衛國人壹聽就慌了神,借口說到住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提示]牛皮、謊言,編得再巧妙,也經不住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分析。根據這則寓言故事,人們常常把謊言稱為“棘刺之說”。

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把故事中衛國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藝術區別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的進步,人們可以憑借極細的刻刀和放大鏡、顯微鏡在頭發絲上雕刻。

但在壹、二千年前,人們的技藝還達不到這樣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鐵匠的分析判斷是根據當時的水平作出來的。

[原文]燕王征巧術人①,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②,養之以五乘之奉③。

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觀之④,必半歲不入官⑤,不飲酒食肉,雨霧日出⑥,視之晏陰之間⑦,而棘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