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然自得(chāo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超脫世事,自覺快樂和滿足。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光自幼誌氣不群,博涉詩書,尤精玄理,而不事家產,好遊山水,後覽佛書,超然自得。”
2.陶情適性(táo qíng shì xìng)
成語解釋: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百二十回:“不過遊戲筆墨,陶情性而已!”
3.不改其樂(bù gǎi qí lè)
成語解釋: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成語出處:《論語·雍也》:“壹簞食,壹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出不改其樂。”
例 句:(孔子)稱贊顏回吃喝不夠,‘不改其樂’。(朱自清《論吃飯》)
3.賞心樂事shǎng xīn lè shì
成語解釋:賞心:心情歡暢。歡暢的心情,快樂的事情。
成語出處: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4.助人為樂zhù rén wéi lè
成語解釋:幫助人就是快樂。
例 句:妳看這郊外人稠物穰,都是賞心樂事,真個好熱鬧也。(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壹折)
5.超然自逸chāo rán zì yì
成語解釋:超脫世事,安閑快樂。
成語出處:漢·袁紹《與公孫瓚書》:“故為薦書懇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詐,謂天罔可吞,豪雄可滅。”
6.樂以忘憂lè yǐ wàng yōu
成語解釋: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成語出處:《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例 句:似這等樂以忘憂,胡必歸歟!(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
7.傍花隨柳bàng huā suí liǔ
成語解釋:形容春遊的快樂。
成語出處:宋·程灝《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8.喜怒哀樂xǐ nù āi lè
成語解釋: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成語出處:《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例 句:雖是海外之邦,不過言語不同,衣服有異,那喜怒哀樂的人情,原是壹樣的。(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壹回)
9.先睹為快xiān dǔ wéi kuài
成語解釋:睹:看見。以能盡先看到為快樂。形容盼望殷切。
成語出處: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例 句:現在我們特地和西瀅先生商量,把“閑話”選集起來,印成專書,留心文藝界掌故的人,想必都以先睹為快。(魯迅《而已集·革“首領”》)
10.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語解釋: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護軍女》:“少年得其應答,驚喜若狂。”
例 句:全班同學欣喜若狂,向取得第壹名的同學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