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釋義]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比喻壹去不返;杳無音信。
[語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蹤跡。”
[正音] 入;不能讀作“bā”。
[辨形] 泥;不能寫作“尼”;入;不能寫作“八”。
[近義] 石沈大海 杳無音信
[用法] 用來表示沒有希望;沒有結果和沒有回音。壹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他這次投資等於~;肯定收不回來。
2. niang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沒有niang字開頭的成語。
niang可為娘、釀、娘等。
壹、娘字成語
1、丁娘十索
拼音: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233 dīng niáng shí suǒ
解釋: 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樂妓丁六娘所作的樂府詩,每首末句有“從郎索花燭”等語,本十首。後用以指 *** 的需索。
出處: 清·孫枝蔚《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
2、爺羹娘飯
拼音: yé gēng niáng fàn
解釋: 指在父母的庇蔭下生活。同“爺飯娘羹”。
出處: 元·宮天挺《範張雞黍》第壹折:“生下來便落在那爺羹娘飯長生運。”
3、兒大不由娘
拼音: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解釋: 兒子長大了,由不得母親作主。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別說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兒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舉例造句: 兒大不由娘,我也沒辦法了。
二、釀組詞
1、醞釀[yùn niàng] 造酒的發酵過程,比喻做準備工作。
2、釀造[niàng zào] 原專指釀酒。後也指利用發酵作用制造醋、醬油等。
3、酒釀[jiǔ niàng] 帶糟的甜米酒。
4、釀糯[niàng nuò] 以糯米釀酒。
5、釀飯[niàng fàn] 使飯發酵。
6、私釀[sī niàng] 私自釀酒。
3. 四字成語對牛彈琴、如魚得水、含苞欲放、花枝招展、五彩斑斕、桃紅柳綠
傍花隨柳 草長鶯飛 吹簫乞食 春風風人 春風和氣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鵝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如登春臺
秋月春花 秋月春風 皮裏春秋 暮雲春樹 滿園春色
麗藻春葩 口角春風 虎尾春冰 寒木春華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闌珊 齒牙春色 春蛙秋蟬
春誦夏弦 春生夏長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筍怒發
春色滿園 春樹暮雲 春色撩人 春葩麗藻 春暖花開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風沂水 春暉寸草
唇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暉 大地回春 雨絲風片 尋花問柳
寒木春華 紅情綠意 紅衰翠減 陽春有腳 雨後春筍
虎尾春冰 花紅柳綠 花香鳥語 雨後春筍 鶯啼燕語
口角春風 枯木逢春 流水落花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輪扁斫輪 落花流水 滿園春色 柳綠花紅 研桑心計
鳥語花香 前目後凡 秦晉之好 陽光明媚 燕語鶯聲
如登春臺 春夢無痕 陽春白雪 如坐春風 春蘭秋菊
四時八節 桃紅柳綠 有腳陽春 燕語鶯啼 秋高氣爽 秋菊傲霜 壹葉知秋 秋風習習 秋果累累
冬:林寒洞肅 日長壹線 松柏後雕 歲寒知松柏 天凝地閉 傲霜鬥雪 傲雪淩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門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窯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唇亡齒寒 滴水成冰 風刀霜劍 風雨淒淒 寒蟬淒切 寒蟬仗馬 寒花晚節 寒木春華 寒心酸鼻 號寒啼饑 林寒洞肅 淒風苦雨 十冬臘月 霜露之病 歲寒三友 松柏後雕 歲寒知松柏 偷寒送暖 縮手縮腳 歲暮天寒 天凝地閉 啼饑號寒 天寒地凍 雪窖冰天 雪虐風饕 噓寒問暖 壹寒如此 仗馬寒蟬 傲霜鬥雪 傲雪淩霜
春風和氣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暖花開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筍怒發 春蛙秋蟬 春意盎然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花紅柳綠 花香鳥語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滿園春色 柳綠花紅 鳥語花香 雙柑鬥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片 鶯歌燕舞 雨後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齊放 姹紫嫣紅 倡條冶葉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繁花似錦 凡桃俗李 紛紛揚揚 紛紅駭綠 風吹雨打 風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標傲世 桂馥蘭香 桂林壹枝 桂子飄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紅衰翠減 鳥語花香
4. 紐組四字成語沒有含“紐”字的成語。紐字組詞有很多,比如紐襻、印紐、秤紐、樞紐、旁紐、圮紐、同紐、紐捏、龜紐、正紐等。
紐,讀作niǔ,形聲。從糸(mì),醜聲。從糸,與絲線有關。本義是指可解的結。現意思有器物上可以提起或系掛的部分;可以扣合衣物的球狀物、片狀物或其它形狀的東西;操縱的機鍵;瓜果等剛結的果實。
擴展資料:
壹、字形演變
二、詞語解析
1、紐襻[niǔ pàn]
指扣住紐扣的套。
2、印紐[yìn niǔ]
即“印鼻”,亦稱“印首”。印章頂部的雕刻裝飾叫做“紐”。它最先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印章系佩於身,後來成為壹種審美的必需。
3、正紐[zhèng niǔ]
齊梁間詩人沈約等人提出的制作詩歌必須避免的"八病"之壹.其內容是指壹首五言詩之內兩句之中不能雜用聲母及韻母相同的四聲各字,如兩句中已用了金字,便不應用錦,禁,急等字。
4、樞紐[shū niǔ]
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聯系的中心環節,也指重要的地點或事物關鍵之處。
5、旁紐[páng niǔ]
指同壹類聲母之中相鄰的聲母,如牙音組“見溪群疑”各母中之見母與溪母,其關系稱為“旁紐”,它們所形成的“雙聲關系”,稱為“旁紐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