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成語如坐針氈,歡迎大家參考。
漢語註音 :
rú zuò zhēn zhān
成語出處 :
唐.房玄齡《晉書.杜錫傳》:“累遷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屢諫湣懷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成語語法 :
動賓式,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來形容心情不安定。
如坐針氈的意思 :
象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寧,坐立不安。
如坐針氈的`近義詞 :
心慌意亂、膽戰心驚、面無人色、驚慌失措、坐臥不安、手足無措、張皇失措、芒刺在背、膽顫心驚、坐立不安、惴惴不安;
如坐針氈的反義詞 :
不慌不忙、滿不在乎、視若等閑、從容不迫、鎮定自若、不動聲色、處之泰然、泰然自若;
如坐針氈的故事
杜錫是西晉時期的壹個學富五車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直爽,後來做了太子中舍人,杜錫曾多次開誠布公地規勸晉惠帝的兒子湣懷太子,太子因為聰明伶俐而受到晉惠帝的喜愛,被封為太子。再後來湣懷太子被宮廷生活熏染,只想著樂此不疲地與小宦官們成天壹起吃喝玩樂,卻不再願意讀書,湣懷太子不僅不聽杜錫的勸說,還對杜錫起了怨心。壹次湣懷太子趁著杜錫不在的時侯派人在杜錫常坐的氈墊中悄悄放了壹些針。杜錫回來後壹屁股坐下去,結果可想而知屁股被紮得鮮血直流。第二表,太子幸災樂禍地問杜錫:“妳走路怎麽壹瘸壹拐的,昨天出了什麽事了?”杜錫有口難言地說:“昨天晚上喝醉了,也不知道幹了什麽。”太子得意忘形地對杜錫說:“妳喜歡責備別人,為什麽自己也做錯了事呢?”有的時候說話或者做事情也要講究方法,不然即使自已的目的是好的,卻也會像杜錫這樣出現壹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坐針氈例句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姑娘此時心慌意亂,如生芒刺,如坐針氊。”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壹:“卻說三巧兒自丈夫出堂之後,如坐針氈,壹聞得退衙,便迎住問個消息。”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六回:“後曰:‘旦夕如坐針氈,似此為人,不如早亡!’”
如坐針氈造句
開誠相見地說誠實勞動的成果讓人真心實意的滿足,不勞而獲的所得總是使人如坐針氈。
從壹般規律來看那些即將成為父親的人都會緊張得畏首畏尾,並且如坐針氈那樣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