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追堵截、安堵樂業、安堵如故、百堵皆興、觀者如堵等。
壹、圍追堵截 [ wéi zhuī dǔ jié ]?
壹種作戰方法。意為把軍隊分成幾路同時進行包圍式的追擊,將敵人堵截成幾塊,加以消滅。
出處: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
二、安堵樂業 [ ān dǔ lè yè ]?
安堵:相安,安定。猶言安居樂業。
出處:三國·魏·鐘會《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樂業。農不易畝,市不回肆。”
三、安堵如故 [ ān dǔ rú gù ]?
堵:墻壁,居所。故:原來的。像原來壹樣相安無事。
出處:漢·荀悅《漢紀·高祖紀》:“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酒。”
四、百堵皆興 [ bǎi dǔ jiē xīng ]?
堵:墻。許多房屋同時建造。
出處:《詩經·小雅·鴻雁》:“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五、觀者如堵 [ guān zhě rú dǔ ]?
觀看的人像圍墻壹樣。形容觀眾很多。
出處:《禮記·射義》:“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