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廢寢忘食、發奮圖強、勤學苦練、自強不息。
1、臥薪嘗膽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釋義: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2、廢寢忘食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釋義:形容專心努力。
出處:南北朝·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3、發奮圖強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
釋義: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處:《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勤學苦練
拼音:qín xué kǔ liàn
釋義: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秦牧《秘訣》:“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5、自強不息
拼音:zì qiáng bù xī
釋義: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