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己知彼
拼音: zhī jǐ zhī bǐ
解釋: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處: 《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明察秋毫
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解釋: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3.了如指掌
拼音: liǎo rú zhǐ zhǎng
解釋: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裏給人家看壹樣。
出處: 《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4.?心中有數
拼音: xīn zhōng yǒu shù
解釋: 對情況和問題有基本的了解,處理事情有壹定把握。
出處: 《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5.自知之明
拼音: zì zhī zhī míng
解釋: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