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需要幫助的成語,如下:
1、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
釋義:舊小說中多指打抱不平。出處:宋·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師曰:‘路見不平,所以按劍。
2、不吝賜教[bù lìn cì jiào]
釋義:吝:吝惜;賜:賞予;教:教導,教誨。不吝惜自己的意見,希望給予指導。請人指教的客氣話。出處:魯迅《兩地書》五:“但我相信倘有請益的時候,先生是壹定不吝賜教的。
3、八方支援[bā fāng zhī yuán]
釋義: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出處: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12章:“我又不會撒豆成兵,還不是壹方有難,八方支援。”
4、舉手之勞[jǔ shǒu zhī láo]
釋義:壹舉手那樣的辛勞。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壹舉手壹投足之勞也。
5、慷慨解囊[kāng kǎi jiě náng]
釋義:形容極其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慳吝,只要下山。”
6、樂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
釋義:喜歡做善事,樂於拿財物接濟有困難的人。出處:《史記·樂書二》:“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而好禮。”
7、路見不平[lù jiàn bù píng]
釋義:指見到不平的事。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俺卻路見不平,直送他到滄州,救了他壹命。
8、舍己為人[shě jǐ wèi rén]
釋義: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出處:《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9、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釋義: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出處:宋·範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10、兩肋插刀[liǎng lèi chā dāo]
釋義:兩邊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擔極大的犧牲。出處: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讓老喬先撤,妳為他兩肋插刀頂上壹陣。
11、俠肝義膽[xiá gān yì dǎn]
釋義:俠客的肝,義士的膽。形容見義勇為、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腸和行動。出處:蒲柳人家·後記:壹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壹片熱心所感動了。
12、扶危濟困[fú wēi jì kùn]
釋義: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13、助人為樂[zhù rén wéi lè]
釋義:幫助人就是快樂。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裏,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
14、樂於助人[lè yú zhù rén]
釋義:很樂意幫助別人出處: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壹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15、殺富濟貧[shā fù jì pín]
釋義:殺掉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向窮人提供救濟和幫助出處:馮德英《苦菜花》第二章:“遠近聞名的神槍手於得海帶領著他們,殺富濟貧,替窮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