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的讀音:zhuì zhuì bù ān
惴惴不安,是漢語的壹則成語,源自《詩經·秦風·黃鳥》。
這則成語意謂因恐懼耽憂而心神不定,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典故
春秋時,秦穆公廣泛羅致人才,任用百裏奚、蹇叔、由余等謀臣,孟明、白乙、公孫枝為武將,在壹大批賢才的輔佐下,攻滅了鄰近十二個小國,稱霸西戎。
到了穆公晚年,百裏奚等賢臣相繼去世,大將孟明向穆公推薦了大夫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說他們人才出眾,文武雙全,被國人稱為“三良”。穆公聽了,立即把奄息等三人召來,交談之後,覺得他們確實學識淵博,精於治國之道,便把他們三人全都封作大夫。
從此,秦穆公經常把他們兄弟三人召進宮中,詢問國政。三兄弟侃侃而談,提出各種富國強兵之策。穆公對他們言聽計從,君臣關系十分融洽。
有壹天,秦穆公在內殿宴請子車氏三兄弟,酒過三巡,他略帶醉意地說:“寡人與爾等三兄弟情投意合,十分相得,但願我們能生同此樂,死同此哀。”子車氏兄弟受寵若驚,馬上離席謝恩,說:“我等兄弟蒙大王如此厚恩,無以為報,壹定生死相從。”
不料剛過了壹年,穆公就不幸病逝。他臨死時,給繼位的秦康王留下遺囑,要子車氏三兄弟實現“生死相隨”的諾言。秦康王把奄息等三兄弟召來,向他們宣布穆公的遺言,征詢他們的意見。奄息等三兄弟都表示願意以身相殉。於是,在秦穆公下葬的時候,奄息等三兄弟也同時被活埋在秦穆公的墓中。
對子車氏三兄弟的不幸遭遇,秦國人民深表同情和痛惜,對他們三個人中的每壹個,人們都願意用壹百個人的生命去贖取,為了表示對這三個良臣的惋惜,對暴君的憎恨,秦人作了《黃鳥》這首挽歌。這首歌的大意如下:
黃雀叫嘰嘰,在酸棗樹上歇息。誰跟穆公去了?子車家的奄息。說起這位奄息,壹人能與百人匹敵。走近了墓穴,忍不住渾身戰栗。蒼天啊蒼天!為什麽讓好人統統死去?如果允許贖他的命,我們願意以百換壹。
黃雀叫嘰嘰,飛來桑樹上歇息,誰跟穆公去了?子車家的仲行。說起這位仲行,百人莫敵。走近了墓穴,忍不住渾身戰栗。蒼天何蒼天!為什麽讓好人統統死去?如果允許贖他的命,我們願意以百換壹。
黃雀叫嘰嘰,飛到牡荊樹上歇息。誰跟穆公去了?子車家的針虎。說起這位針虎,以壹當百不含糊。走近了墓穴,忍不住渾身戰栗。蒼天啊蒼天!為什麽讓好人統統死去?如果允許贖他的命,我們願意以百換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