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很多病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很多病的成語有哪些?

壹病不起、身心交部、不可救藥、藥石無靈、氣息奄奄、無可救藥、醫藥罔效、病入膏肓、不可救療、不治之癥、朽木難雕

1.壹病不起

讀音:yī bìng bù qǐ?

釋義:得病後就再也起不了床。 比喻得病後病情壹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出處:宋·洪邁《夷堅乙誌·光祿寺》:“蔣安禮為光祿丞,齋宿寺舍,因噴嚏,鼻涕墮桌上,皆成小木人,雕刻之工極精,攬取之則已失矣,頃之復爾。凡墮木人千百,蔣壹病不起。”

2.不可救藥

讀音:bù kě jiù yào?

釋義:藥:治療。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詩經·大雅·板》:“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3.氣息奄奄

讀音:qì xī yǎn yǎn?

釋義: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4.病入膏肓

讀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釋義: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醫生;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5.不治之癥

讀音:bù zhì zhī zhèng?

釋義:醫治不好的病。 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

出處:魯迅《偽自由書·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癥,即釋放亦不免於死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