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量西折[ dōng liàng xī shé ]:量:稱量;折:虧損。在量入量出時,難免有所虧損。
出處出自於明·高明《琵琶記·義倉賑濟》。
利不虧義[ lì bù kuī yì ]: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
出處《禮記·儒行》:“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義。”
賠本買賣[ péi běn mǎi mài ]:虧損的生意。
折本買賣[ shé běn mǎi mài ]:折:虧損。泛指吃虧的事。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壹折:“稍似間有些錢,抵死裏無多債,權做這場折本買賣。”
扭虧為盈——扭:扭轉。扭轉虧損為盈利局面。
扭虧增盈[ niǔ kuī zēng yíng ]:扭轉虧損,增加盈利。
出處《人民日報》1983.12.30:“這說明工業企業扭虧增盈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
賠了夫人又折兵[ 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岸上軍士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酌盈劑虛[ zhuó yíng jì xū ]:拿多余的彌補不足的或虧損的。
出處《清會典事例·戶部·積儲》:“以別州縣谷價之贏余,添補采買,為酌盈劑虛,挹彼德茲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