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嬰兒哭聲的成語有:嚎啕大哭、嗚嗚咽咽、 抽抽泣泣、咿咿呀呀、啼啼哭哭
成語: 嚎啕大哭
拼音: háo táo dà kū
解釋: 大聲哭叫。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6回:“今日看他悲哀欲絕,心裏更加不忍,竟嚎啕大哭起來。”
舉例造句: 我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來。
成語: 嗚嗚咽咽拼音: wū wū yè yè
解釋: 指人傷心哽泣的聲音。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這壹夜思茶無茶,思水無水,思睡無衾枕,嗚嗚咽咽直哭了壹夜。”
成語: 抽抽噎噎
拼音: chōu chōu yē yē
解釋: 形容低聲哭泣。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4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妳從此可都改了罷!’”
舉例造句: 他抽抽噎噎壹整晚,還是止不住憂傷。
成語: 咿咿呀呀
拼音: yī yī yā yā
解釋: 物體轉動或搖動的聲音,小兒學語或低哭聲,也指鳥叫聲。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全村的大人娃娃,說說笑笑,咿咿呀呀,手舞足蹈,都穿上了自己最體面的衣裳,紛紛走出家門。”
成語: 啼啼哭哭
拼音: tí tí kū kū
解釋: 哭泣不止。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壹回:“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