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錯誤的道路。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寫於深夜裏》:“然被告等皆年幼無知,引入歧途,不無可憫。”
近義詞:不教而誅
不教而誅,拼音bù jiào ér zhū,意思是指事先不教育人,壹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大人限他們三個月叫他們戒煙,寬之以期限,動之以厲害,不忍不教而誅。
擴展資料:
反義詞:循循善誘、教導有方
1、循循善誘是壹個成語,意思是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處:清·沈復《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先生循循善誘,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2、教導有方,拼音jiào dǎo yǒu fāng,意思是培養新生壹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出處:林斤瀾《小車不倒只管推》:“我少年時候接受過的大師教導,教導有方,方是方針方向,也是有棱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