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卯的成語有:混應濫應,出門應轍,丁是丁,卯是卯。2:結構是、應(半包圍結構)卯(左右結構)。3:拼音是、yìngmǎo。4:註音是、壹ㄥ_ㄇㄠˇ。
應卯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應卯yìngmǎo。(1)舊時官吏每天卯時(早晨五點到七點)到官署聽侯點名,叫應卯,多比喻按慣例到場應付壹下。
二、引證解釋
⒈舊時稱官吏每日清晨卯時到衙聽候點名。引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_·革保歇圖差》:“歇之名,因現年居鄉,必入城覓寓為歇,以使應卯。”沙汀《困獸記》二四:“這時候,那壹批閑著無事,經常都來這同壹茶館,坐在同壹位置上喝茶的中年老年茶客,正像簽到應卯壹樣,幾乎都到齊了。”⒉引申為照例到場,敷衍了事。引《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
三、國語詞典
舊時官衙卯時開始辦公,吏役按時到官府裏報到,聽候點檢,稱為「應卯」。
四、網絡解釋
應卯應卯,是漢語詞匯,出自《福惠全書·錢谷·革保歇圖差》,解釋為舊時官吏每天卯時到官署聽候點名。
關於應卯的詞語
出門應轍寅吃卯糧不避子卯子醜寅卯此呼彼應寅支卯糧丁壹卯二應聲蟲參辰卯酉書畫卯酉
關於應卯的造句
1、昔陽侯也是個閑散的侯爺,在戶部掛著職,除了偶爾應應卯,剩下的時間就是混吃等死。
2、水師和紅旗對抗,無非應卯敲鐘而已。
3、連江元修都沒想到占老爹還有這麽壹折,按大漢俗例,並不會在投軍前成親,多數在異地應卯的時候自行選擇了婚配,三十歲左右才會帶著妻小回家探親。
4、那小魚,給老子等會天亮了來應卯簽到,然後點起妳的人馬,給老子搜遍長安城。
5、昔日守護太醫院的兵丁不知已逃往何處,膽小怕事的太醫和藥工,近幾日也沒來應卯。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應卯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