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
解釋: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努力,事情就壹定能成功。
出處: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幹。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成語: 繩鋸木斷
拼音: shéng jù mù duàn
解釋: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壹日壹錢,千日壹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成語: 持之以恒
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解釋: 持:堅持;恒:恒心。長久堅持下去。
出處: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壹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壹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成語: 孜孜不倦
拼音: zī zī bù juàn
解釋: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處: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成語: 不辭勞苦
拼音: bù cí láo kǔ
解釋: 辭:推托;勞苦:勞累辛苦。不逃避勞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強。
出處: 唐·牛肅《紀聞·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成語: 傲然屹立
拼音: ào rán yì lì
解釋: 形容堅定,不可動搖地站立著。
出處: 古華《芙蓉鎮》:“抽莖了,長葉了,鐵骨青枝,傲然屹立。”
成語: 白首不渝
拼音: bái shǒu bù yú
解釋: 渝:改變。白頭到老也不變。形容人壹生忠誠、堅定。
出處: 《梁書·何點傳》:“新除侍中何點,棲遲衡泌,白首不渝。”
成語: 博學篤誌
拼音: bó xué dǔ zhì
解釋: 篤:忠實,壹心壹意。廣泛學習而意誌堅定。
出處: 《論語·子張》:“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成語: 篤信好學
拼音: dǔ xìn hào xué
解釋: 篤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出處: 《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成語: 堅心守誌
拼音: jiān xīn shǒu zhì
解釋: 堅心:下定決心;守誌:恪守節操。堅定地恪守節操。舊指女子喪夫後不再改嫁。
成語: 誌堅行苦
拼音: zhì jiān xíng kǔ
解釋: 行:行為。指意誌堅定,行為刻苦。
出處: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娥誌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成語: 忠貞不渝
拼音: zhōng zhēn bù yú
解釋: 忠:忠誠;貞:有操守;渝:改變。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出處: 張揚《第二次握手》:“我始終期望著,有朝壹日,把自己的學識、才能獻給祖國;同時把自己忠貞不渝的感情,完美無缺地獻給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