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而無當
拼音:dà ér wú dàng
簡拼:dewd
解釋: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出處:《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示例:要而言之,《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實在的'是~的書,可供陳列而不適於實用的。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
近義詞:碩大無朋、龐然大物、華而不實
反義詞:小巧玲瓏、短小精悍、具體而微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著邊際。
順接:當不其然 當世儒宗 當世取舍 當世得失 當世才具 當世才度 當世無雙 當之無愧
順接:百了千當 不了不當 臭不可當 處置失當 大而無當 吊兒郎當 吊爾郎當 丁丁當當
逆接:才疏誌大 材劇誌大 材疏誌大 闡揚光大 此事體大 膽如鬥大 度量宏大 度長絜大
逆接:大中至正 大舉進攻 大義凜然 大義微言 大義滅親 大書特書 大事化小 大事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