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斷義絕、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感恩戴德、恩怨分明。
壹、恩斷義絕 [ēn duàn yì jué]
釋義:恩,恩情;義,情義。感情破裂。多指夫妻離異。
引證:今與郎君~矣,天荒地老,永無見期。 ◎清·徐瑤《太狠生傳》。
出處:漢·班婕妤《怨歌行》“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元·馬致遠《馬丹陽》:“咱兩個恩斷義絕;花殘月缺;再誰戀錦帳羅幃?”
例句:他兄弟倆暗鬥數載,早已~了。
二、忘恩負義[?wàng ēn fù yì?]
釋義: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情,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近]恩將仇報。[反]感恩戴德。
出處:元·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負義;妳雪堆兒裏扶起他來那。”
三、恩將仇報[?ēn jiāng chóu bào?]
釋義:受人恩惠反以仇恨相報。形容人忘恩負義。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卷:‘虧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將仇報;天理何在!’”
四、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é?]
釋義:感,感激。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給予自己的恩德。
出處:《三國誌·吳誌·駱統傳》:“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五、恩怨分明[?ēn yuàn fēn míng?]
釋義:對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毫不含糊。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淩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