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葉公好龍作者是誰?

葉公好龍作者是誰?

作者是劉向。葉工好龍這個成語出自《新序·雜事五》,作者為劉向。

成語起源:

楚國左司馬沈尹戌陣亡後,楚昭王任命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梁做葉公。葉公在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治水開田,頗具治績。

當時,葉公到葉邑上任不久,便了解到該地水患嚴重,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竹簡不適合畫水利施工圖,只能將自家的墻壁作為圖紙,畫溝繪渠。又,葉公考慮到龍王是主管行雲降雨的靈異神物,便在每個出水口畫上龍,並稱之為“水龍頭”,以求風調雨順。

與此同時,前來拜訪的客人絡繹不絕。有的客人見到墻壁上的水利施工圖,不解其意,且又對葉公的地位、聲譽暗生嫉妒,在出了葉公家的大門後,逢人便說“人人皆知龍能騰雲駕霧,而葉公卻畫龍不畫雲,可見他並不真的喜歡龍。”

至漢朝時,文人劉向根據此事,在其所編的《新序·雜事》中,寫下了“葉公見龍而走”的段子,成為後世“葉公好龍”之說的來源。

前479年,楚國發生了白公勝叛亂,葉公率葉地之軍前來討伐,入都城北門,率軍勤王,打敗白公勝,救出君主,重振國風,被楚惠王封為令尹與司馬,掌握全國文武大權。

葉公不迷戀權位,後將令尹壹職讓給公孫寧,司馬壹職讓給公孫寬,自己退居葉地,安享晚年。

擴展資料:

葉公好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毛澤東曾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使用過“葉公好龍”這壹成語。原話如下:

“總上十四件事,都是農民在農會領導之下做出來的。就其基本的精神說來,就其革命意義說來,請讀者們想壹想,哪壹件不好?說這些事不好的,我想,只有土豪劣紳們吧!”

”很奇怪,南昌方面傳來消息,說蔣介石、張靜江諸位先生的意見,頗不以湖南農民的舉動為然。湖南的右派領袖劉嶽峙輩,與蔣、張諸公壹個意見,都說:“這簡直是赤化了!”我想,這壹點子赤化若沒有時,還成個什麽國民革命!嘴裏天天說“喚起民眾”,民眾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麽兩樣!”

百度百科-葉公好龍

百度百科-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