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頤養天年?
拼音: yí yǎng tiān nián
解釋: 指保養年壽。
出處: 京劇《楊門女將》:“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舉例造句: 他對佛教已經壹往情深,肯定會抱守著這些陳舊的信條去頤養天年的。 ★《十月》1981年第1期
拼音代碼: yytn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養老
2、善有善報?
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出處: 南朝·梁·蕭衍《新酒肉文》:“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元·無名氏《朱砂擔》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
舉例造句: 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壹
拼音代碼: sysb
反義詞:?惡有惡報
歇後語: 千日拜佛,壹朝添丁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英文: goodness necessitates a sharing of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