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出神入化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出神入化什麽意思?有什麽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麽?

編號 564 成語 出神入化 註音 ㄔㄨ ㄕㄣˊ ㄖㄨˋ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chū shén rù huà 釋義 產生神妙,入於化境。

語出明.黃佐《翰林記.卷壹○.習書》。

後用「出神入化」形容文藝、技藝、工藝等之技巧達到至高絕妙的境界。

「出神變化」、「巧奪天工」、「鬼斧神工」 典源 明.黃佐《翰林記.卷壹○.習書》習書雖六學之壹藝,然事屬經筵,頒為帝制,亦不可以為末務。

洪武時,無可考,太宗喜楷書時,典籍沈度書法豐潤,上深愛之,每有大制作,必命度謄寫,累遷至學士,惟食學士俸,仍事書辦,賜象笏,鏤金刻度姓名其上,以寵耀之。

其弟粲,亦起自書辦,累官侍讀,自此沈字盛行於朝,然上習書尚未以度字為式。

宣宗1>自沖齡2>習古法帖,宸翰3>妙絕,蓋始學趙孟頫4>而加以遒勁,真所謂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

孝宗亦愛沈度書,宮中妙習焉,嘗求其後官之物色,得其孫世隆,授之中書舍人,故今朝廷制誥,猶用沈體雲。

〔註解〕(1)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

姓朱名瞻基,仁宗之長子,在位十年崩。

嘗自稱長春真人,年號宣德,諡章帝,廟號宣宗。

(2)沖齡:幼年。

(3)宸翰:帝王親筆之字。

宸,原為帝王居處,此指帝王。

翰,原為羽毛,此指文字、書法。

(4)趙孟頫:西元1254?1322,元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官翰林學士承旨。

工於書法,尤善行楷,亦善畫山水,兼工人物,為畫家南宗。

詩文並佳,有《松雪齋集》等書。

卒贈魏國公,諡文敏。

典故說明 「出」,產生。

「神」,神妙,指變化之極,《易經.系辭上》:「陰陽不測之謂神。」

「入」,進入。

「化」,造化,指非人力可比之化境。

「出神入化」指產生神妙,入於化境。

後多用於文藝、工藝、技藝等之成就方面,形容其技巧達到至高絕妙的境界。

典源黃佐《翰林記.卷壹○.習書》敘述明宣宗習書法,臨摹古帖,始學趙孟頫,而有遒勁之氣,其書法精能之至,已達「出神入化」之境。

按:古來品評書藝,有能品、精品、妙品、神品之分,神品為最高之境界,為神妙至極的作品。

後來「出神入化」被用來形容文藝、技藝、工藝等之技巧達到至高絕妙的境界。

書證 01.《文明小史》第六○回:「周之傑先去打開手卷,見這個手卷畫著許多乞丐,也有弄蛇的,也有牽猴子的,約略數去,約有三十幾個,用筆真是出神入化,平中丞連連贊好。」

02.《佩文齋書畫譜.卷六七.跋米芾墨跡後》:「米芾書,在宋四家中特為雄秀。

……其為書豪邁自喜,縱橫在手。

肥瘦巧拙,變動不拘。

出神入化,莫可端倪。

洵堪與晉、唐諸家爭衡。」

03.《隋唐演義》第三五回:「曲中描寫,是遊、夏不能贊壹辭的了;更虧這幾個習學的,壹夜裏就弄得這樣出神入化,使人聽之,愈見陛下情深,陛下不可不獎勞之。」

04.《隋唐演義》第四九回:「虧得其子羅成,年少英雄,有萬夫不當之勇,其父授得壹條羅家槍,使得出神入化。」

05.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是放翁於草書工力,幾於出神入化。」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形容文藝、技藝、工藝等之技巧達到至高絕妙的境界。

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技藝精湛」的表述上。

例  句<01>只見他提起筆,才幾筆就出神入化地畫出壹匹馬。

<02>李天祿先生的掌中戲表演得出神入化,令人嘆為觀止。

<03>《紅樓夢》對人物描寫的細膩程度,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04>大衛魔術師可以讓勝利女神像在眾人面前消失,技巧是出神入化。

<05>他投籃技術幾已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無論站在什麽方位都可以球球空心。

<06>這次鋼琴演奏會,他出神入化地彈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韻,令人如醉如癡。

<07>「紅杏枝頭春意鬧」壹句,形容了春天的景色。

這「鬧」字用得多麽出神入化。

近義詞: 玄妙入神,巧奪天工,鬼斧神工,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反義詞: 平淡無奇,出乖露醜 辨識 請參考『辨識564』 參考語詞 出神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