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腳朝天打壹生肖”謎底應該是“鼠”。原因如下:
四腳朝天 (sì jiǎo cháo tiān)成語解釋: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幹,也形容人死去。
家裏的貓捉老鼠,捉老鼠的貓四腳朝地,被捉的老鼠壹會兒就四腳朝天死了,而“四腳朝天”壹詞正好對應這情景。所以謎底為“鼠”。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壹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壹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征。
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征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除中國外,世界多國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此來表達對中國新年的祝福。
鼠相關
農歷正月廿五為“填倉節”,糧商米販祭“倉神”老鼠。清代潘榮升《帝京歲時紀勝》載: “當此新正節過,倉凜為虛,應復置而實之”,填倉節當晚不許點燈,當晚是老鼠嫁女。但老鼠嫁女日,各地並不劃壹,當天人們炒黃豆拌以紅糖,撤於屋隅。陜西壹帶在屋角撒鹽巴米粒,稱“老鼠分錢”。 蘇南則脫鞋當迎親花轎,果皮當禮盒。
老鼠嫁女也是年畫和剪紙的重要題材。畫面中花轎燈籠鼓樂隊儼然人間嫁娶盛況,擡轎奏樂的是鼠,唯新娘和新郎的模樣各地不同,鼠形人形甚至有繁衍之神。魯迅在《狗貓鼠》中回憶,“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
青海的“蒸瞎老鼠”,正月十四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用蒸籠蒸熟,待元宵節時擺上供桌,點燈燒香乞求老鼠勿傷莊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