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口才極好、能言善辯的成語有,口若懸河、能說會道、舌戰群儒、滔滔不絕、辯口利辭、雄辯高談、口齒伶俐、
1、滔滔不絕
讀音:tāo tāo bù jué
釋義: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造句:洶湧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壹瀉千裏。
2、口齒伶俐
讀音:kǒu chǐ líng lì
釋義: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壹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造句:我的父親是個敢作敢為,口齒伶俐的精明人。
3、口若懸河
讀音:kǒu ruò xuán hé
釋義: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 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註而不竭。”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造句:有人不會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可並不是就無情無義。
4、能說會道
讀音:néng shuō huì dào
釋義:形容很會講話。
出處:元·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造句:他能說會道,很受領導賞識。
5、舌戰群儒
讀音:shé zhàn qún rú
釋義: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 指同很多人辯論,並駁倒對方。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造句:諸葛亮舌戰群儒,薛綜謂劉玄德乃織席敗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