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引證解釋:《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其漢班婕妤《怨歌行》也有寫道:“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唐杜甫《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唐白居易《步東波》:種植當歲初,滋榮及春暮。信意取次栽,無行亦無數。綠陰斜景轉,芳氣微風度。新葉鳥下來,萎花蝶飛去。
日趨衰微的風俗:唐杜甫《杜鵑行》:“蜀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壹本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