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識淵博、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博聞強識、博大精深
1、學識淵博
xué shí yuān bó
出處
王教授在工程力學界是~的壹流專家。
釋義
指學識深而且廣。
例句
周律師學識淵博,能言善辯,壹定能勝任這件案子的辯護工作。
2、滿腹經綸
mǎn fù jīng lún
出處
《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釋義
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例句
壹旦這道菜被學校提供,學生將滿腹經綸並擁有用燦爛的未來。
3、學富五車
xué fù wǔ chē
出處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釋義
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例句
多才之士才儲八鬥,博學之儒學富五車。
4、博聞強識
bó wén qiáng zhì
出處
《荀子·解蔽》:“博聞強誌,不合王制,君子賤之。”《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強誌,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釋義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例句
征博聞強識,士和鉤深致遠,吾弗逮已。
5、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出處
明·姜世昌《〈逸周書〉序》:“迄今讀書,若揭日月而行千載,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學者所及。”
釋義
博:廣,多。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
例句
我國的文學可真是博大精深呀!
2. 寫出表示見識多的成語見多識廣
jiàn duō shí
[釋義]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語出]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倒勝十倍。”
[正音] 識;不能讀作“zhì”。
[近義] 博學多才 博古通今
[反義] 壹孔之見 孤陋寡聞
[用法] 含褒義。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博聞強誌”;都含有“見識廣”的意思。不同在於:①同樣表示見識廣;~偏重在資歷深、經驗多;也用於口語;“博聞強誌”;偏重在知識面廣博;只用於書面語。②“博聞強誌”含有“記憶力強”的意思;~沒有。
[例句] 他走南闖北;~;遇事沈著鎮定。
[英譯] have a mind of wide scope
3. 形容見識的成語有哪些才多識寡 才:才識。
識:見識。寡:少。
天資高,但見識少。 才高識遠 才能超眾,見識深遠。
出處:宋·強至《祠部集·送王賓玉》:“誌節慷慨忠義俱,才高識遠器有余。” 才識過人 才能和見識超過壹般人。
出處: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幹我事,是兄弟才識過人。” 尺澤之鯢 尺澤:壹尺見方的水面;鯢:壹種小魚。
小水窪中的小魚。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大開眼界 開闊視野,增回見識。
出處:唐·李濬《松窗雜錄·楚幾》:“光業馬上取筆答之,曰:‘大開眼界莫言冤。’” 單見淺聞 指見識短淺。
出處: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為天下後世慮者,未易為單見淺聞者道也。” 鬥筲穿窬 筲:竹器,容十二升。
鬥筲:喻人氣度狹小,見識淺陋。穿:穿墻。
窬:翻墻。 鬥筲之人 鬥:容器,壹鬥=十升;筲:竹器,容壹鬥兩升。
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路》:“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獨學寡聞 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
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出處:《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杜默為詩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聞。
孤陋寡聞,隨意杜撰之詩。 短見薄識 指見識短淺。
出處: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龐涓久後得地呵!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絕恩絕義的人。” 多嘴獻淺 指胡亂說些沒見識、不起好作用的話。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二回:“這壹定有多嘴獻淺的人,對那強人說我在大門前看他起身,與街坊婦人說話。” 耳目閉塞 比喻少見寡聞,對於世事情況了解甚少。
凡夫肉眼 比喻缺乏觀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見識。
出處:《法華經》:“凡夫淺識,深著五欲。”唐·玄奘譯《贊彌勒四禮文》:“凡夫肉眼未曾識,為現千尺壹金軀。”
膚見譾識 淺陋的見識。 出處:明·李東陽《〈瓊臺吟稿〉序》;“彼膚見譾識,管窺蠡測,豈復能盡其妙哉?” 膚見謭識 淺陋的見識。
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
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壹切敵人和困難。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回:“豈不知俺趙匡胤是個打光棍的行手,憑妳什麽三頭六臂,伏虎降龍的手段,若遇了俺時,須叫他走了進來,爬了出去。”
高才遠識 才能高超,見識深遠。 出處:《三國誌·魏誌·和洽傳》“清醇有鑒識”裴松之註引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召陵謝子微,高才遠識。”
高才卓識 才能高超,見識深遠。同“高才遠識”。
出處:《隋唐演義》第七六回:“[上官昭容]果是高才卓識,即沈宋二人,尚且服其公明,何況臣等。” 高見遠識 指見識高遠。
出處: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聖人高見遠識,固不可以小智測度也。” 高明遠識 高明:(見解或技能)高超。
遠識:遠大的眼光。指見識高遠。
亦作“高明遠見”。 高識遠見 指見識高遠。
同“高見遠識”。 出處:宋·王楙《野客叢書·王珪母妻識見》:“其高識遠見,甚非常人所能及者。”
攻無不克 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
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孤陋寡聞 陋:淺陋;寡:少。形容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出處:《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瓜熟蒂落 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
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指時機壹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五十六:“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 觀場矮人 指見識淺鄙者。
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與紫庭諸葛孔明之出祁山,屯兵五丈原之失,嘆陳壽之論孔明,分寸不失。觀場矮人,未可與論古今也。
紫庭見解超卓,迥出倫類,天下不多見也。” 管見所及 管見:從管子裏看東西,指見識淺陋。
謙虛的說法,表示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出處:《抱樸子·勤求》:“故世間道士知金丹之事者萬無壹者。
而管見之屬,謂仙法當具在於紛若之書,及於祭禮拜伏之間而已矣。” 廣見洽聞 洽:廣博。
看的廣,聽的多。形容見識廣博。
出處:唐·楊炯《百泉縣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壯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廣見洽聞,披五年車而誦三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