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五嶽中的四山是指:四川峨嵋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以及南海普陀山。
其中的五嶽是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以及中嶽嵩山。
四山五嶽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出自《水滸傳》。
四川峨嵋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誌》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又因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又稱五臺山。五臺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中國唯壹青廟和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最鼎盛時期為唐代,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現存寺院***47處。
安徽九華山:
九華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省兩山壹湖(九華山、太平湖、黃山)旅遊開發戰略的主景區,由11大景區組成。
南海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
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狀,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壹個小島,形似蒼龍臥海,面積12.52平方千米,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