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白紙上寫下了黑字。比喻有確鑿的文字憑據,不容抵賴或悔改。
成語出處:元·無名氏《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第二折:“不要閑說,白紙上寫著黑字哩。若有反悔之人,罰寶鈔……。”
壹字褒貶yī zì bāo biǎn
成語解釋:褒:贊揚,誇獎;貶:給予不好的評價。壹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記事論人,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成語出處:晉·杜預《左傳序》:“春秋雖以壹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片言只字piàn yán zhǐ zì
成語解釋: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語出處: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不關其間。”
例 句:他的信每次總是片言只字,從不多寫。
拆白道字chāi bái dào zì
成語解釋:把壹個字拆成壹句話的壹種文字遊戲。
成語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壹折:“俺孩子拆白道字,頂真續麻,無般不曉,無般不會。”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成語解釋:兩條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處在對重大事情需要決定怎樣選擇的境地。
文從字順wén cóng zì shùn
成語解釋:從:服從,順從;順:通順。指文章通順。
成語出處: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例 句:這賈家呢,第二個兒子今年廿四歲,在家讀書,人也長得清清秀秀的,筆下也還文從字順。(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五回)
不立文字bù lì wén zì
成語解釋:佛家語,指禪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以師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傳法授受。
成語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七:“師問:‘祇如古德,豈不是以心傳心?’峰曰:‘兼不立文字語句。’”
句斟字酌jù zhēn zì zhuó
成語解釋: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壹字壹句地推敲琢磨。
成語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壹:“宋儒積壹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例 句:他說話從不隨隨便便,而是句斟字酌。
不易壹字bù yì yī zì
成語解釋:不更動壹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帶字的成語有哪些帶字的成語有哪些
片紙只字piàn zhǐ yán zì
成語解釋: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語出處: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只字,不關其間。”
例 句:他的信每次總是片紙只字,從不多寫。
識文斷字shí wén duàn zì
成語解釋:識字。指有壹點文化知識。
十字街頭shí zì jiē tóu
成語解釋:指縱橫交叉、繁華熱鬧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間,現實社會。
例 句:其實世界上妳所深惡的和期望的,走到十字街頭,還不是壹樣麽?(魯迅《兩地書》七八)
待字閨中dài zì guī zhōng
成語解釋:字:許配;閨:女子臥室。留在閨房之中,等待許嫁。舊指女子成年待聘。
成語出處:《禮記·曲禮上》:“女子待嫁,笄而字。”
例 句:養成壹個如珠似玉的女兒,不特好才貌,還纏得壹雙小足兒,現年十七歲,待字深閨。(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回)
天字第壹號tiān zì dì yī hào
成語解釋: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壹個字。指第壹或第壹類中的第壹號。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強的。
成語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那女眷且是生得美貌,打聽來是這客人的愛妾,日日雇了天字壹號的太湖船,擺了盛酒,吹彈歌唱俱備,攜了此妾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