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shū lǐ yuè
解釋古代儒家六經即《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樂經》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
2、夔龍禮樂
kuí lóng lǐ yuè
解釋夔龍:虞舜的兩個大臣,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指可以作為規範的禮樂制度
出處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3、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幹戈
yù wén wáng shī lǐ yuè,yù jié zhòu dòng gān gē
解釋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紂:商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以武相待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48卷:“遇文王興禮樂,遇桀紂呈幹戈。”
4、禮樂崩壞
lǐ yuè bēng huài
解釋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範;樂:教化的規範;崩:敗壞。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出處宋·陸遊《書郭崇韜傳後》:“莊宗雖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亂,禮樂崩壞之際,然顧典禮人情,亦難其事。”
5、衣冠禮樂
yī guàn lǐ lè
解釋指各種等級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範。指封建社會中各種典章禮儀。
出處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齊季斯甚。衣冠禮樂,掃地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