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歲居的四字成語

歲居的四字成語

1. 歲開頭的四字成語

歲開頭的四字成語:歲月蹉跎、歲不我與、歲月不居、歲寒松柏、歲比不登。

歲月蹉跎 suì yuè cuō tuó

解釋 指無所作為地把時間荒廢掉了。

出處 明·許三階《節俠記·閨憶》:“妳我蓬飄嶺南,歲月蹉跎,音書斷絕。”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含貶義,指無所作為地把時間荒廢掉

近義詞 虛度光陰

歲不我與 suì bù wǒ yǔ

解釋 年歲是不等人的。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分句;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近義詞 時不我待

歲月不居 suì yuè bù jú

解釋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出處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歲寒松柏 suì hán sōng bǎi

解釋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 松柏後雕

歲比不登 suì bǐ bù dēng

解釋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出處《漢書·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示例壬寅,以諸路~,免今年田租、絲銀。 《元史·世祖紀七》

2. 歲開頭的四字成語

歲比不登、

歲聿其莫、

歲聿其暮、

歲月如梭、

歲聿雲暮、

歲暮天寒、

歲在龍蛇、

歲月如流、

歲豐年稔、

歲時伏臘、

歲稔年豐、

歲寒松柏、

歲不與我、

歲月崢嶸、

歲在龍虵、

歲不我與、

歲月蹉跎、

歲月不居、

歲物豐成、

歲朘月耗、

歲寒三友、

歲序更新

3. 說年齡的四字成語

寶刀不老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黃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摽梅之年 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出處:《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出處: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

旦暮入地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進入地府。表示年齡已高,隨時都可能死去。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福壽年高 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出處:元·鄭廷玉《忍字記》第壹折:“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

花信年華 花信:開花時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及笄年華 笄: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笄。”

曠夫怨女 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馬齒徒增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麽成就。

出處:《谷梁傳·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年逾古稀 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犬馬之年 對尊上卑稱自己的年齡。

出處:三國·魏·曹植《黃初六年令》:“將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馬之年,此難能也。”

壽不壓職 指只論職位,不論年齡。

忘年之好 忘記年齡的交友。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出處:南朝·宋·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

4. 居字開頭四字成語大全

居字開頭四字成語大全

居安思危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裏,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居安資深 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居不重席 坐臥處不鋪兩層墊子。比喻節儉。

居大不易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居高臨下 占據高處,俯視下面。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

居功自傲 自以為有功勞,覺得了不起。

居官守法 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居停主人 居停:寄居之處。寄居之處的主人。指房東。

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內心存在著惡意或陰謀。

居心叵測 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居心險惡 居心:存心;險:陰險;惡:惡毒。心地陰險惡毒。

居移氣,養移體 指地位和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奉養可以改變人的體質。

居之不疑 對自己所處的地位,毫不懷疑。

居下訕上 指屬員背地裏譏笑上級。

居安慮危 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同“居安思危”。

居不重茵 坐臥處不鋪兩重墊子。比喻生活非常的節儉。同“居不重席”。

居利思義 指臨財不茍得。

居仁由義 內心存仁,行事循義。

居無求安 指不去壹心追求安適舒服的居所。

5. 不同年齡段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不同年齡段的四字成語有:

呱呱墜地(出生時)

乳臭未幹(嬰幼兒)

豆蔻年華(十幾歲)

亭亭玉立(二十歲)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天命(五十歲)

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耄耋老人(百歲)

1、呱呱墜地gū gū zhuì dì:形容嬰兒出生或事物問世。

出處:蘇曼殊《斷鴻零雁記》第三章:“爾呱呱墜地,無幾月,即生父見背。”

2、乳臭未幹rǔ xiù wèi gān:臭:氣味。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輕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並且乳臭未幹;誰人來稽查得他?”

3、豆蔻年華dòu kòu nián huá: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出處: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4、亭亭玉立tíng tíng yù lì: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 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出處:《北齊書·徐之才傳》:“白雲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壹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5、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6、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7、花甲之年huā jiǎ zhī nián:花甲:舊時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壹花甲,亦稱壹個甲子。 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8、古稀之年gǔ xī zhī nián:稀:少。 指人到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9、耄耋老人mào dié lǎo rén: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指八九十歲。

出處:三國 魏 曹操 《對酒》詩:“人耄耋,皆得以壽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