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寒的成語

關於寒的成語

天寒地凍

[tiān hán dì dòng]

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寒風刺骨

[hán fēng cì gǔ]

天氣寒冷,寒冷的風似乎能吹進人的皮膚,直達骨頭,並帶來陣陣刺痛。

寒冬臘月

[hán dōng là yuè]

指農歷十二月天氣最冷的時候。泛指寒冷的冬季。

饑寒交迫

[jī hán jiāo pò]

冷餓交加。

噓寒問暖

[xū hán wèn nuǎn]

形容對別人的生活十分關切(噓寒:呵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

乍暖還寒

[zhà nuǎn huán hán]

形容冬末春初氣候忽冷忽熱,冷熱不定。

噤若寒蟬

[jìn ruò hán chán]

像晚秋時的蟬那樣壹聲不響。形容受到壓制不敢作聲。

百度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

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 栗:發抖。

唇亡齒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嘴唇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關系(多指兩個鄰國)十分密切。《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頰骨)車(牙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十年寒窗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歲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

指松樹、竹子和梅花。松、竹經冬不雕,梅耐寒,早春開放,故名。

春寒料峭

[chūn hán liào qiào]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壹曝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壹日暴之(“暴”同“曝”),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比喻勤奮的時候少,懈怠的時候多,沒有恒心。

寒蟬淒切

[hán chán qī qiè]

寒蟬:冷天裏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淒慘而低沈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廣寒仙子

[guǎng hán xiān zǐ]

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裏的仙子——嫦娥。

郊寒島瘦

[jiāo hán dǎo shòu]

本指孟郊、賈島簡嗇孤峭的詩歌風格。後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

寒來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

冬天來了,夏天過去了。指四時更替,泛指時光流逝。《周易·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寒木春華

[hán mù chūn huá]

寒木不雕,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暑雨祁寒

[shǔ yǔ qí hán]

夏大雨,冬大寒。後以之為怨嗟生計艱難之典。

秋月寒江

[qiū yuè hán jiāng]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