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滔滔不絕
[拼音]
tāo tāo bù jué
[釋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
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例句]
我妻子壹講起來就滔滔不絕,我幾乎無法插上嘴。
2、娓娓動聽
[拼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釋義]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
[例句]
老師把醜小鴨的故事講得娓娓動聽。
3、誇誇其談
[拼音]
kuā kuā qí tán
[釋義]
形容說話浮誇不切實際。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壹回:“進了書房門,聽見楊執中在內咶咶而談,知道是他已來了,進去作揖同,同坐下。”
[例句]
剛才還誇誇其談,行家來了妳就仗馬寒蟬了。
4、侃侃而談
[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釋義]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出處]
《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例句]
子路、冉有、公西華等人侃侃而談,不乏報國救民之誌。
5、娓娓而談
[拼音]
wěi wěi ér tán
[釋義]
連續不倦地談論著。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然而他並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例句]
那天我們兩人在他家對面而坐,相互娓娓而談,十分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