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圓睜,形容很憤怒,讀作nù mù yuán zhēng。
成語出處: 茅盾 《大澤鄉》:“是站著的滿臉通紅怒眉睜目的兩個人。但只是‘兩個’人!”
使用成語“怒目圓睜”造句:
1、當老板得知員工擅自遲到時,他的眼睛怒目圓睜,顯得非常生氣。
2、警察看到小偷正在偷竊時,怒目圓睜地追了上去。
3、教練對著運動員大聲訓斥,眼睛怒目圓睜,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4、她聽到那個人的無理批評,怒目圓睜地回應道:“我做得已經足夠好了!”
5、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他的眼睛怒目圓睜,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怒目圓睜的近義詞解析
1、怒目而視
拼音: nù mù ér shì
解釋: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李儒見丁原背後壹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2、戟指怒目
拼音: jǐ zhǐ nǔ mù
解釋: 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著別人,象戟的形狀。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出處: 馬輅《國***和談演義》第六回:“張學良還要解釋,蔣早氣得七竅生煙,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後,妳再去抗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