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循善誘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解釋: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於;誘:引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2、懿言嘉行
拼音:yì yán jiā xíng
解釋:有教育意義的好言語和好行為。
出自:《尚書·大禹謨》:“若允茲,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賢寧。”
3、教導有方
拼音:jiào dǎo yǒu fāng
解釋: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出自: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壹變而為聞壹知十的聰明人。”
4、諄諄告誡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解釋: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告誡:規勸。懇切耐心地勸告。
出自:宋·費袞《梁溪漫誌》:“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誡;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5、誨人不倦
拼音:huì rén bù juàn
解釋:誨:教導。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言傳身教
拼音: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解釋: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自:《後漢書·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7、上行下效
拼音:shàng xíng xià xiào
解釋:效:仿效,跟著學。上面的人怎麽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麽幹。
出自:《舊唐書·賈曾傳》:“上行下效;淫俗將成;敗國亂人;實由茲起。”
8、現身說法
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
解釋:佛教用語。指佛力廣大,能現出種種人相,向人說法。現指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如今應制講義;那能如此痛快;真絕技也!敬亭才出阮家;不肯投別人;故此現身說法。”
9、以身作則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
解釋:則:準則,榜樣。以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自:《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0、身體力行
拼音:shēn tǐ lì xíng
解釋:身:親身;體:體驗。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自:《淮南子·氾論訓》:“聖人以身體之。”《禮記·中庸》:“力行近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