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受業。
口傳心授。
能者為師。
師道尊嚴。
白首北面。
釋義:
1.傳道受業(chuán dào shòu yè):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口傳心授(kǒu chuán xīn shòu):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
出處: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3.能者為師(néng zhě wéi shī):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4.師道尊嚴(shī dào zūn yán):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5.白首北面(bái shǒu běi miàn):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