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濃縮和集成,其中包含了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密碼,每個成語背後都有故事,都有歷史文化淵源,傳遞了最典型的中國傳統觀念和中國人千百年錘煉留下的處世哲學及世界觀。如今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每壹個問題,如何處理,幾乎都能從成語中找到對應的答案。同時它也是漢語言壹個鮮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用這種漢語形式進行良好的表達和溝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依然成為當今中國人喜聞樂見的社會教育和社會教化的重要形式,通過《成語英雄》這檔節目,引起人們對成語和傳統文化的興趣,對漢語辭章之美的賞析和流連,對良好溝通能力的關註和對成語人文思想的思考。
集趣味性、功能性、思想性於壹身,娛樂的包裝手段,讓成語的文化內核更加容易被觀眾接受。節目的選手都是以組合形式參賽的,他們有親情組合、友情組合、愛情組合等,以這種形式參賽對他們的默契和溝通能力是極大的考驗,在答題的同時向觀眾展現豐富的情感故事。該節目之所以吸引人,壹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觀眾的電視思維會跟著選手的的比賽節奏走,選手在畫在猜,觀眾也在同時動腦子猜成語,實現了娛樂文化節目的動腦特征。
看過節目,不少觀眾才發現,有不少成語故事不但過去似是而非,甚至望文生義,而且已經誤讀了很多年,就產生了愧疚感。《成語英雄》對成語的獨到解讀,帶給觀眾的是深深的“震驚”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當錢文忠說,勾心鬥角在古代是壹個褒義詞,混水摸魚並無貶義,分道揚鑣也有“不相上下”的意思,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鮮有觀眾清楚,其實勾心鬥角同“鉤心鬥角”,語出杜牧的《阿房宮賦》:“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混水摸魚,也作渾水摸魚,原意是指,在混濁的水中,魚暈頭轉向,這時候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好處。但是錢文忠表示,混水摸魚起初並無貶義,正因為“水至清則無魚”,這壹成語也可能來自早期漁民的捕魚經驗。除了古今異義的成語,節目中還出現了甘雨隨車、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徐市求仙這種生僻成語,也讓觀眾覺得很有意思。
通過看《成語英雄》,就應該讓老師、家長和學生乃至社會教育人士明白,成語不只是用來修辭造句、寫作文和寫公文的,更不是用來表達和演講,成語之所以流傳得這麽久遠,是因為其中蘊涵著珍貴的思想價值和歷史人文審美。對孩子來說,比死記硬背、不明其意更可怕的,是對待成語僵化的思維模式,教授成語,填鴨式地給孩子灌輸標準答案,孩子的思考能力會越來越萎縮。就像“愚公移山”,大多數孩子受到的教育是:愚公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學習。可按照法家的觀點,愚公要想走出大山,只要開壹條路就行了;按照道家的說法,妳既然選擇了深山,就安心待在裏面好了;以現代人環保的眼光來看,愚公憑什麽破壞自然資源呢?壹個成語,如果能夠從多角度進行社會性的闡釋,給壹個合理和能夠自圓其說的解釋,遠比灌輸標準答案更有學習成語的社會屬性意義。激發人們特別是孩子的成語想象力,顯得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