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哀悼的四字詞語有:披麻戴孝、哀窮悼屈、駕鶴西去、人天永隔、與世長辭。
壹、披麻戴孝解釋: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出自: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妳也想著壹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裏尋鬥毆。”
譯文:妳的想象著壹家的孩子披著麻帶孝是怎麽,所以我來這靈堂裏尋鬥毆。反義詞:張燈結彩二、哀窮悼屈拼音:[ āi qióng dào qū ]解釋:哀:憐恤。
窮:境遇不好,這裏指不得誌的人。出自: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尚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
譯文:尚賢而與能力,哀傷而感到委屈。三、駕鶴西去拼音:[ jià hè xī qù ]解釋:騎著鶴飛往天堂。
引申意思:對死亡的壹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出自: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遊了,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四、天人永隔拼音:[ rén tiān yǒng gé ]解釋:人天:人間、天上,指生死。
生者還在人間,死者已歸天,從此永久分離再不能相見。哀悼死者之辭。
出自:林語堂《京華煙雲》第二十五章:“現在體仁和銀屏都死了,與世人已經人天永隔,全家開始回想他倆的好處。五、與世長辭解釋:辭:告別。
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賈奉雉》:“仆適自念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235,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行將遁跡山林,與世長辭矣。”譯文:我剛從念,用金盆玉碗盛了狗屎,真是沒臉出現同人,即將隱居山林,與世長辭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近義詞玉隕香消、粉身碎骨、嗚呼哀哉、壽終正寢、嗚乎哀哉、壹命嗚呼、溘然長逝。
2. 關於哀悼的四字詞語關於哀悼的四字詞語有:披麻戴孝、哀窮悼屈、駕鶴西去、人天永隔、與世長辭。
壹、披麻戴孝
解釋:指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自: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妳也想著壹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裏尋鬥毆。”
譯文:妳的想象著壹家的孩子披著麻帶孝是怎麽,所以我來這靈堂裏尋鬥毆。
反義詞:張燈結彩
二、哀窮悼屈
拼音:[ āi qióng dào qū ]
解釋:哀:憐恤。窮:境遇不好,這裏指不得誌的人。
出自: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尚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
譯文:尚賢而與能力,哀傷而感到委屈。
三、駕鶴西去
拼音:[ jià hè xī qù ]
解釋:騎著鶴飛往天堂。引申意思:對死亡的壹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出自: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遊了,紫雲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四、天人永隔
拼音:[ rén tiān yǒng gé ]
解釋:人天:人間、天上,指生死。生者還在人間,死者已歸天,從此永久分離再不能相見。哀悼死者之辭。
出自:林語堂《京華煙雲》第二十五章:“現在體仁和銀屏都死了,與世人已經人天永隔,全家開始回想他倆的好處。
五、與世長辭
解釋:辭:告別。和人世永別了。指去世。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賈奉雉》:“仆適自念,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行將遁跡山林,與世長辭矣。”
譯文:我剛從念,用金盆玉碗盛了狗屎,真是沒臉出現同人,即將隱居山林,與世長辭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玉隕香消、粉身碎骨、嗚呼哀哉、壽終正寢、嗚乎哀哉、壹命嗚呼、溘然長逝
3. 關於悼念的四字成語出神入化chū shén rù huà
[釋義]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語出]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辨形] 化;不能寫作“畫”。
[近義] 爐火純青
[反義] 平淡無奇
[用法] 多用來形容文學藝術或技藝達到了絕妙、神奇的境界。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爐火純青”;都指“達到的境界很高”。不同在於:~只能形容技藝高超、神妙;“爐火純青”還可以用於學術修養方面。
[例句]
①白石老人畫的蝦~;令人嘆為觀止。
4. 形容“去世”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 壽終正寢[shòu zhōng zhèng qǐn]:壽終:年紀很大才死;正寢:舊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裏。現比喻事物的滅亡。
2. 壹命嗚呼[ yī mìng wū hū ]: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後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 指人死亡。
3. 命喪黃泉[ mìng sàng huáng quán ]:喪失性命於黃權,黃權為三國人名,把命丟棄在黃泉路上。
4. 含笑九泉[ hán xiào jiǔ quán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5. 駕鶴西去[ jià hè xī qù ]:騎著鶴飛往天堂。引申意思:對死亡的壹種避諱的說法。含有對死者的尊敬、祝福之意。
造句
1. 壽終正寢:因為沒有印刷費我們計劃出版的書~了。
2. .壹命嗚呼:小老鼠被藏在背後的花貓猛地咬住,~了。
3.命喪黃泉:他因為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最終~了。
4.含笑九泉: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5.駕鶴西去:中國古代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征,還把離開塵世比做“駕鶴西歸”。
5. 表達對死者的懷念用的四字成語成語: 魂牽夢縈 拼音: hún qiān mèng yíng
出處: 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典故: 形容萬分思念。
成語: 刻骨相思 拼音: kè gǔ xiāng sī
出處: 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典故: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成語: 念念不忘 拼音: niàn niàn bù wàng
出處: 《朱子全書·論語》:“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典故: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成語: 睹物思人 拼音: dǔ wù sī rén
出處: 唐·裴铏《傳奇·顏睿》:“貴妃贈辟(避)塵犀簪壹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典故: 睹:看;思:思念。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成語: 室邇人遠 拼音: shì ěr rén yuǎn
出處: 《詩經·鄭風·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典故: 室:房屋;邇:近。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人卻離得遠了。多用於思念遠別的人或悼念死者。
成語: 涕零如雨 拼音: tì líng rú yǔ
出處: 《詩經·小雅·小明》:“念彼***人,涕零如雨。”
典故: 涕零:流淚。眼淚象雨水壹樣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極深。
僾見愾聞僾:隱約,仿佛;愾:嘆息。仿佛看見身影,聽到嘆息。多形容對已過世尊長的懷念。
睹物懷人睹:看見;懷:想念。看見死去或離去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形容深切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