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曹軍見趙雲營中靜悄悄地,不動也不亂,趙雲單槍匹馬,立在門口,毫無懼色,疑有大批伏兵故意引誘深入,於是停止前進,慌忙後撤。趙雲發現曹軍自己有些亂了,壹聲令下,戰鼓齊鳴,喊聲震天,雨點似的飛箭向曹軍射去。曹軍紛紛逃命,跌入漢水,死者不計其數。趙雲趁此引兵追擊,攻占了曹營,打了壹個大勝仗。
第二天,劉備和諸葛亮壹同來到趙雲的營寨,看到昨天的戰績,劉備十分高興,對諸葛亮說:“子龍壹身都是膽!”
人物簡介 劉備,字玄德,蜀漢昭烈帝。公元221-223年在位,年號章武。涿縣(今河北涿縣)人。少時孤貧,與母以販鞋、織席為業。與關羽、張飛友善。
解釋大意 壹身是膽,形容膽量極大。
典故經過 《史記·範雎傳》記載:“壹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是說戰國時秦相範雎恩怨分明,小恩小仇都要還報的意思。
《史記·淮陰侯傳》也有類似的記載:韓信年輕時,在家鄉淮陰(今江蘇淮陰市),生活潦倒,人們都瞧不起他。讀書時曾在壹個亭長家裏搭夥食,亭長的妻子也討厭他,有壹天,故意提前吃飯,等他去的時候,早已吃完,也不給他再煮,他只得生氣走了,走到城外河邊遇見壹群婦女在漂洗衣服,其中有個好心腸的大娘,發現韓信餓得可憐,便主動拿飯給他吃,韓信非常感激,說道:“好媽媽,我將來壹定會報答妳的!”大娘說:“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說出這種話來?我給妳吃頓便飯,難道是為了希望得到妳的報答?”韓信聽了,心中更是感激。——這段故事,叫“漂母飯信”
淮陰街上有些二流子,常常拿韓信開玩笑。有壹次,有個屠夫,在街上攔住韓信,當眾羞辱他道:“韓信,妳這小子 ,還配著刀劍,我看,妳不過是個膽小鬼!妳要是敢刺我壹刀,就算妳好漢,放妳過去,否則,對不起,請從我的褲襠下爬過去!”韓信不做聲,考慮了壹下,彎著腰,從那人的褲襠下鉆了過去。於是,滿街人都笑韓信懦弱無能。這段故事叫“胯下之辱”。
後來,韓信為劉邦的大將軍、左丞相,受封“楚王”時,封底就在家鄉淮陰。他回到淮陰,首先找到給他吃過飯的漂母,賞她千金,報答她的“壹飯之恩”。又把當時搭過夥食的那個亭長找來,賞了他壹百錢,訓斥了他壹頓。還把那個屠夫也找來,派他當衛士長,稱贊他是“壯士”
人物簡介 韓信,淮陰(今江蘇靖江西南)人,漢初諸侯王。少時家貧,秦末農民起義戰爭中,初從項羽,為郎中,因屢次為項羽獻策不被采用,改歸劉邦,初任治粟都尉。後由蕭何推薦,為大將。楚漢戰爭中,率兵攻占關中,破趙取齊,占據黃河下遊,被劉邦封為齊王,與劉邦兵合,滅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劉邦贊揚他:“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西漢建立後為淮陰侯。
解釋大意 壹飯千金形容小恩,即使壹頓飯的恩德。 也必須厚報。又作“壹飯之恩”。
典故經過 馮夢龍撰寫道:“只笑那下路客人,空白壹表人才,不識貨物。”
人物簡介 馮夢龍,明吳縣人,字猶龍,崇禛中貢生,善詩書,尤為經學,撰春秋衡詩,別本春秋大全,著《喻世明言》等書。為明代著名文學家。
解釋大意 壹表人才,指品貌。形容人的儀表出眾。
典故經過 《枕中紀》記載,唐人傳奇小說中說,有壹位青年叫盧生,旅途中經過邯鄲。住在壹家客店裏。道人呂翁也住在這家客店裏。盧生和呂翁談話之間,連連怨嘆自己窮困的境地,呂翁便從行囊中取出壹個枕頭來,對盧生說:“妳枕著這個枕頭睡,就可以獲得榮華富貴。”這時,店主人正在做飯(黃色的小米飯)。離開飯時間尚早,盧生就枕著這個枕頭,先睡壹會。不料睡下去,立刻做起夢來。
在夢裏,他娶了清河崔府裏壹位高貴而美麗的小姐,為人大方,十分體面。第二年又考中“進士”,後來步步高升,做官壹直做到“節度使”、“禦史大夫”,還當了十年“宰相” 後來又受封“趙國公”。五個兒子都和名門望族定了親,而且也都做了官,壹***有十幾個孫子,個個都聰明出眾。真是子孫滿堂,福祿齊全。他壹直活到80多歲而終。
夢壹結束,他也就醒來了。這時,才發覺原來是壹場夢。店主人煮的黃粱飯還沒有熟哩。盧生想想幾十年的榮華富貴,竟是短暫的壹夢。很覺驚異。呂翁笑道:“人生就是這樣。”
元人馬致遠和明人蘇漢英,曾根據這個故事,稍改情節,先後都寫成雜劇《黃粱夢》,清代蒲松齡還將故事情節加以發展,寫成《續黃粱》,“壹枕黃粱”就是從上述故事而來。
人物簡介 盧生,唐朝陳留人,幼年家貧,好讀書,是鄉裏有名的窮秀才。
解釋大意 壹枕黃粱,就是壹場空夢的意思,後來用以帶有諷刺的意味。
典故經過 《左轉》記載: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命大司空士蒍監築浦、屈二城,士為分派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去守城。公子夷吾對城築得不堅固很不滿,向晉獻公回報。晉獻公批評士為,士為說:“壹國之內是不必另建城堡的。妳叫我築城,我不築,是對妳不敬;築得太堅固了等於幫別人,對妳是不忠呀!”回到家裏,士為賦詩道:“狐裘尨葺,壹國三公,吾誰適從?”
“三公”指晉靈公、重耳、夷吾三人。
人物簡介 士為,晉獻公司空。
解釋大意 壹國三公,用來泛指政權或事權不統壹。
典故經過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於髠(kūn),戰國時齊人,滑稽多變,身材矮小,是歷史上有名的矮子。但屢次出使諸侯,未受過恥辱,應變能力很強。那時,齊威王荒淫無道。常常通夜飲酒作樂。不理國事,諸侯都來侵伐,國家危在旦夕,而沒有人敢進揀。淳於髡知道齊威王不僅好玩,而且愛猜謎語,便說:“威亡,我們國內有只大鳥,住在王宮裏,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故?”齊威王答道:“這只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壹鳴驚人!”
齊威王說了這話以後,就開始改變生活作風,並召見了個縣長官72人,獎賞壹人,殺了壹人,還整頓兵馬,加強國防,抵抗侵略。諸侯都畏懼起來,紛紛把侵奪的土地歸還給齊國。
人物簡介 齊威王田因齊,桓公之子,即位之初,周邊諸侯不斷侵伐。威王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任用鄒忌、田忌、孫臏等人掌管內政、軍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
解釋大意 壹鳴驚人,比喻平常不露聲色,突然做出驚人的事情,壹舉而成。
典故經過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率數百人,在沛縣民眾的協助下,殺死沛縣縣令,沛縣民眾欲推薦劉邦為縣令,劉邦推辭說:“現在諸侯並起,天下局勢十分混亂,若不推薦能幹的人為首領,必將壹敗塗地。”由於眾人的擁護,劉邦按楚制,稱沛公
人物簡介 漢高祖劉邦,字季,沛(江蘇沛縣)人,西漢的建立者,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定都長安(今西安市)。
解釋大意 壹敗塗地,形容慘重的失敗,不堪收拾。
典故經過 《前趙書·漢光文帝傳》記載:漢光文帝劉淵,自幼好學,拜上黨崔遊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與《馬氏尚書》。尤其愛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其中不少篇目可以背誦。《史記》、《漢書》和諸子百家之書,無不綜覽。曾對同門生朱紀、範隆說:“吾每況書傳,常鄙隨(何)陸(賈)無武,絳(諸侯周勃)灌(夫)無文。道由人弘,壹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業,兩公屬太宗而不能開庠序之美,惜哉!”於是又學武藝,妙絕於眾,猿臂善射,膂力過人。
人物簡介 漢光文帝劉淵,十六國時漢(前趙)建立者,304-310年在位,出生於新興(今山西忻縣),匈奴貴族。元熙五年(308年)稱帝,建都平陽(山西臨汾西南)。
解釋大意 “壹物不知,君子所恥”,指壹個人不但要有文,而且要有武,文武雙全的意思。
典故經過 《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壹往有深情’!”(謝公指宰相謝安)“深情”後用為“情深”
人物簡介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譙國涇縣(今安徽宿縣西南)人,與謝玄、謝琰都是淝水之戰的名將。他雖是將軍卻也喜歡音樂,善吹笛,有“江左第壹”美稱。
解釋大意 壹往情深,後人比喻對人或事物有強烈的情感,難以克制。
典故經過 《後漢書·第五倫傳》記載:東漢之初,有個名叫第五倫的清官,當時他的名聲很不錯。有壹次,有人問第五倫:“像妳這樣,可以說是毫無私心了嗎?”他說:“有個朋友,求官於我,送我壹匹駿馬,我雖然並沒有收受,至今也沒有介紹他擔任什麽官職,可是每逢推薦人的時候,我總要想起這個人來。還有我的侄兒生病的時候,我壹夜十起 ,——壹天晚上起身十來次去看他,看過後再睡,每次都未能睡得很好;我自己的兒子病了的時候,我也同樣壹起又壹起地去看他,看過後,心裏老是牽掛著,通夜不能入睡。這樣看來,能說我毫無私心嗎?”
人物簡介 第五倫,字伯魚,歷任會稽太守等官職,為人正直,辦事廉明,是位有名的清官。
解釋大意 壹夜十起,形容服侍病人體貼周到,晚上不能安心入睡。
典故經過 唐代劉禹錫《浪淘沙》詞:“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人物簡介 劉禹錫,唐代中山人,字夢得,著名詩人,官監察禦史,播州刺史,太子賓客,禮部尚書等職。
解釋大意 “壹波未平,壹波又起”,壹個浪頭沒有平下去,壹個浪頭已掀起來了,原比喻文章寫的波瀾起伏。後來比喻事情在進行中波折很多,壹個矛盾沒有解決,另壹個矛盾又接著發生了。也作“壹波未平,壹波已起”。
典故經過 《宋史》記載:南宋大臣文天祥是個很有學問又很有氣節的人。他20歲那年,進京考進士。當時朝廷腐敗,貪官汙吏橫行霸道,百姓怨聲載道。文天祥進入試堂後,揮毫疾書,大膽的揭露了朝廷的弊端,並有理有據地對皇帝進行了勸諫。文天祥的這張試卷洋洋數萬字,壹揮而成, 四座考官皆驚。
皇帝見了文天祥的文章,深為他的文采和講述的道理所佩服,親自批為狀元第壹名。考官王應麟也誇文天祥“忠肝如鐵”。並祝賀皇帝得了壹位人才。
文天祥任刑部郎後,壹心報效朝廷。當元朝軍隊攻打南宋,直下江南時,曾派密使勸他投降,他毫不猶豫地殺了使者,表示與國家***存亡。後來他不幸被元兵俘虜,敵人勸他投降,他卻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詩句,表示了自己寧死不屈的氣概。
人物簡介 文天祥,南宋大臣。字履善,壹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四年頭名狀元。德祐元年元軍東下,次年元軍逼近臨安,他以右丞相兼樞密使身份出使元軍談判,遭扣留,元兵押其北上,經鎮江時,他乘夜脫逃,歷盡艱險,南下福州與張世傑、陸秀夫等擁立趙昰為帝。
解釋大意 壹揮而成,形容寫字、作文、作畫速度極快,才思敏捷。亦作“壹揮而就”。
典故經過 《春秋後語》記載:有壹天,卞莊子見山上出現兩只老虎,他就提劍上山,要去刺死他們。館豎子(旅館的僮仆)勸阻他道:“且慢,那兩只老虎,此刻正在爭吃壹頭牛。他們激烈相爭的結果,壹定是力氣較小的老虎要被咬死,力氣較大的老虎也要受傷。那時妳上山去,只要同壹只受了傷的老虎搏鬥,就容易取勝。而且只要刺死壹只傷虎,就可以獲得刺傷兩只猛虎的美名。”卞莊子聽從了他的話,後來果然輕易地壹舉兩獲。壹舉兩獲後寫作“壹舉兩得”。
人物簡介 卞莊子,春秋時魯國人,力大,是有名的勇士。
解釋大意 壹舉兩得,做壹件事而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典故經過 《宋史·魏王廷蓋傳》記載:宋太宗曾就皇位繼承問題征求趙普意見。趙普答道:“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於是太宗決定傳位與子。
人物簡介 趙普,宋初宰相。愛讀《論語》,從中學到壹些治國道理。任相期間輔佐宋太宗治理國家政事。壹度國泰民安,國富民強。
解釋大意 壹誤再誤,指第壹次錯了,第二次又錯。形容不接受教訓,屢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