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聲音響的成語有:
震耳欲聾
驚天動地
人聲鼎沸
響徹雲霄
聲如洪鐘
[讀音]
[ zhèn ěr yù lóng ]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釋義]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壹樣。
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壹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壹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