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古色、古色古香、精美絕倫、精妙入神、精妙絕倫
壹、古香古色 [ gǔ xiāng gǔ sè ]
解釋:香: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形容器物,書畫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韻。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壹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壹種雅致的韻味。
二、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釋: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壹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壹種雅致的韻味。
三、精美絕倫 [ jīng měi jué lún ]
解釋: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無與倫比。
出自: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譯文:新年的晚上掛出來,精致美妙,無與倫比。
四、精妙入神 [ jīng miào rù shén ]
解釋:精彩絕妙,出神入化。
出自: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黃庭博鵝》:“埽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譯文:掃除素寫《道經》,精彩絕妙,出神入化。
五、精妙絕倫 [ jīng miào jué lún ]
解釋:精:精巧。絕倫:無與倫比。精巧美妙到了極點。
出自: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譯文:新年的晚上掛出來,精致美妙,無與倫比。
2. 帶壺的四字詞語冰糖壺盧、
以錐餐壺、
擊碎唾壺、
竹皮電壺、
懸壺行醫、
懸壺於市、
唾壺敲缺、
懸壺代哭、
銅壺滴漏、
壹壺千金、
壹壺中流、
枉矢哨壺、
冰壺玉衡、
扣壺長吟、
金壺墨汁、
五壺浮漏、
壺口瀑布、
簞食壺漿、
金壺道人、
冰壺玉尺、
清如冰壺、
中流壹壺、
壺中天地、
壺漿塞道、
冰壺秋月、
根菜壺酒、
投壺電笑、
壺中日月、
懸壺問世、
雅歌投壺
3. 形容茶壺的成語以錐飡壺:
枉矢哨壺: 枉:曲;矢:箭;哨:不正;壺:古代投矢娛樂所用的器具。彎的箭,歪的壺。比喻不精致的器物,為主人自謙之辭。
食簞漿壺: 為歡迎所擁護的軍隊,用簞盛飯,用壺盛水,進行犒勞。
千金壹壺: 壺:通“瓠”,葫蘆。比喻物雖輕賤,關鍵時得其所用,卻十分珍貴
壺漿簞食: 漿:湯;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食:食物。用簞盛飯,用壺盛湯,犒勞軍隊。形容百姓歡迎軍隊
中河失舟,壹壺千金: 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中流壹壺: 壺: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沈。比喻珍貴難得。
中流失舟,壹壺千金: 壺:匏:壹種瓜,形似葫蘆,佩帶在腰間可以渡河,南方稱為腰舟。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寶貴。
壹壺千金: 壺: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以錐餐壺: 用錐子到壺裏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
懸壺問世: 在社會上掛牌行醫。原只作“懸壺”,意即行醫。
銅壺滴漏: 銅壺:古代計時的漏器。用銅壺盛水滴漏來計時刻。
投壺電笑: 後為閃電不雨之典。
唾壺擊缺: 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
唾壺擊碎: 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作品的高度贊賞。
唾壺敲缺: 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同“唾壺擊缺”。
扣壺長吟: 借指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
4. 形容宜興紫砂的成語精雕細刻
jīng diāo xì kè
解釋精心細致地雕刻。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出處《***青團員;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1982年2月5日《中國青年報》社論):“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點點滴滴、精雕細刻;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用在比喻創作藝術品時的細心鉆研和做事精心細致。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刻;不能讀作“kē”
辨形雕;不能寫作“雕”;刻;不能寫作“克”。
近義詞巧奪天工、自成機杼
反義詞偷工減料、粗制濫造
辨析~和“苦心孤詣”;都含有“刻苦鉆研藝術”的意思。不同在於:用作褒義時;~表示做事認真細致;“苦心孤詣”表示壞事;“諷刺、挖苦”的意思。~則沒有此意。
例句這個玉器;~;人物形神兼備;草木蟲魚栩栩如生;真是巧奪天工。